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青岛滨海学院教师于周超创作的农民画作品《渔光曲》从全国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亮相这一国家级艺术殿堂。

《渔光曲》以月光笼罩下劳作的惠安女群像为核心意象,以质朴纯粹的艺术语言,将日常渔业劳作画面转化为具有精神深度的视觉佳作。画面中,画家精准捕捉到惠安女在艰辛劳作里的沉静瞬间,疲惫的身躯中升腾起不屈的生命力量,生动诠释了中国劳动妇女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尊严、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劳动人民的身影在月光下与潮汐相拥、与天地相融的意象,传递出人海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凝结着劳动人民与大海千年对话中沉淀的生存哲学。作品既饱含对特定群体的深情观照,又承载对中华民族勤劳、坚韧、乐观等民族精神的永恒礼赞,以艺术与文化的深度交融,完成了对民族精神谱系的生动书写。

于周超老师(左四)在展览现场
作者于周超老师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工笔画学会理事、青岛市美术家学会农民画艺委会副主任,青岛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美术作品曾多次在国家、省、市美术展览中获奖。年画艺术作品《赛龙舟》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被山东省美术馆收藏,在全国及世界各地巡展。
据了解,“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是国家博物馆2025年度的“国家展览”项目之一,展览以“乡村活力·时代精神”为主题,分为“叙民俗”、“展农事”、“焕新貌”三个板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时代的乡村风貌。于周超老师的《渔光曲》在此次大展中亮相,不仅是对其个人艺术造诣的肯定,也丰富了青岛滨海学院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成果。展览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持续展出至2026年1月,为观众提供一个领略全国各地农民画艺术风采的难得机会。(文/易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