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第一次去易武刮风寨。
那个时候,刮风寨大多是土房子,没有高大的门头,我印象最深的是村中的那条河,河水平缓而宽阔,非常清澈。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后来的每一年都在做刮风寨的茶,家边的古树是非常好的茶了,但在它之上,还有五六个小地块,黑水梁子,白沙河,茶坪地,冷水河,茶王树,这么多年,喝过很多次刮风寨的茶,乃至整个易武茶区的茶,我最喜欢的还是茶王树。
茶王树茶园离寨子15公里左右,森林里的小泥巴路,只能骑摩托车进去,稍微下点雨车子就会打滑,只能走路。
15公里好像并不远,但骑摩托要一个半小时,很多坑坑洼洼,动不动就失控摔跤,但这片茶园的茶太好喝了,实在是太想看看,什么样的生态和茶树,生长出易武茶区茶气最强的茶。
相比较只有3家人有的冷水河和黑水梁子,茶王树算是量比较大的地块,刮风寨有50户左右的茶农都有茶王树地块的茶树,茶园分布在山坡上,周围是茂密葱郁的原始森林,茶园下面的山箐里,有一条河流过,河的名字就叫“茶王树河”。
在逐渐远去的历史中,茶王树茶园里曾经有过一棵两三人合抱的大茶树,它在某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倒塌了,留下了周围的其他茶树。
茶王树茶园的古树,和易武大部分古树一样,在很久之前经历过砍伐,以前因为闹饥荒,茶叶卖不出去,茶农通常会把茶树从根部砍断,在地里种粮食,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茶树又发出新芽,长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古树。
所以你要问这个片区的古树树龄有多大,那还确实没有办法得到准确的答案。
因为路太远了,每年通常只有春茶采摘的时候,茶农才会进去茶园,夏茶和秋茶都采的很少,因为夏秋雨水多,一旦下雨,进茶园的路就变得非常危险了,这也让茶王树暂时还没有出现采摘过度的情形,茶树得以休养生息,从而让它的春茶保留着非常丰厚的内质和强劲的茶气。
良好的原始森林生态,让茶王树的茶每一口都充盈着森林清幽的草木花香,茶汤带着清凉的韵味。
而数百年在深山生长的古树,呈现出饱满圆润且极具重量感的汤感。
茶王树的古树春茶,入口厚实,清苦秒化,回甘生津迅猛持久,喉韵宽阔且深邃,清凉感停留于口腔和喉咙。
5泡之后,喉咙段有气感回升,呼吸间香气充盈。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多样性的植被森林环绕,茶王树香气非常丰富。
3年内的新茶都是空谷幽兰的兰花香,优雅清新,中段鲜木香,尾水野生菌香。
存储3年以上,兰香逐渐转化为蜜兰香,浓郁的野蜜香带着清新的兰香,杯底果甜香,中段有松脂香,尾水野生菌香,整个品饮过程,喉咙空旷,清凉韵入喉,香气缭绕,气韵强劲而稳重,滋味稳定而沉厚,厚积薄发,越往后越好喝。
做刮风寨的第9年,茶王树依然是易武茶区茶气之最,无论气韵还是体感,都稳坐易武第一,宽厚如斯,厚重如斯。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茶王树的口感应当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
茶友们有想要了解的山头吗?
不妨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