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歌盛事,丹青流彩写华章。11月10日,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体育馆内墨香四溢,“新时代·新青年”师生书法展览交流活动隆重启幕。领导嘉宾莅临现场,著名书法教育家、南京刘洪友书法艺术院院长刘洪友亲临现场,与二十七高书法班师生亲切交流。

秦淮区政协副主席费佳伟宣布书法展启幕。
据了解,学校地处夫子庙核心地带,浸润“书圣”王羲之等大家的文化底蕴,始终秉持“适合教育,诗心育人”理念,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舞台。“刘洪友书法特长生班”以刘洪友院长之名命名,由六位毕业于南京大学的教师执教。自2023年8月开班以来,书法班教育硕果累累——学子获全国及省市级奖项140余人次,8人作品入选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国际书法展。

“在二十七高,书法教育从来不止于笔墨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基因的赓续、品格修为的锤炼和心灵世界的滋养。”学校党委书记吴义苗在致辞中介绍,本次展览由学校与刘洪友书法艺术院携手呈现,展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师生对时代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他强调,本次展览既是学校美育成果的汇报,更是青年与传统对话的见证。

秦淮区原人大副主任、南京文都书画院院长韦立平作为校友,感慨万千:“秦淮是书圣、画圣曾经生活创作的地方,二十七高办书法班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底气。”他寄语学子,学习书法不仅是传承文化,更能影响生活方式与人生轨迹,要坚持守正创新,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姚敏、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永利为在本次书法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颁奖。

江苏省侨联书画协会副会长费祖宁、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馆长冯家红为在本次书法活动中获得二等奖的学生颁奖。

南京市文联原秘书长杨康乐、南京广播电视书画协会原主席戴乔奇为在本次书法活动中获得三等奖的学生颁奖。

启幕仪式后,刘洪友院长(上图前排右一)带领师生观展交流,更有书法大咖现场挥毫示范,手把手指导书法班特长生,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这些学生具备扎实的功底,即便走入社会,也能从容应对各类书法创作需求。”刘洪友院长对特长班学子的作品给予肯定。


一等奖获得者侯择安临摹的是米芾的《竹前槐后帖》。“合格的书法作品要表达作者心路历程,这幅帖是行书,起始笔画要厚重平稳,后期体现心情跌宕起伏,通过落笔的轻重、疏密变化形成视觉冲击。”他告诉记者,在书法班的成长是肉眼可见的,老师们非常耐心细致,用半年时间帮他改掉了写行书时笔画“飘忽”的问题。

据悉,刘洪友书法特长生班紧跟教育考试院的统考大纲和标准,在刘洪友院长的亲自指导下,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帮助同学们快速进入专业门径,并且能够通过三年专业的书法学习,让同学们如期进入全国各专业美院和知名高等院校。二十七高凝聚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开设的书法特长生班,将继续不定期开展书法研学活动,努力培养出更多书法精英、青年才俊。刘洪友书法特长生班也将成为基础教育中书法教学的新阵地。
通讯员 高雯
摄影 薛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贺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