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本普通的书,能成为照亮他人内心的光?
在文化传播学院的教室里,一场特别的分享会正在进行。今晚的主题是“从心阅读”,一群心理委员正在聆听学长学姐们的故事。
这些心理委员,是班级里的“心灵守护者”。他们不仅要关注同学的情绪变化,还要学会倾听、理解和支持。但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到别人?
高文珊和李晓睿,两位校级优秀心理委员,用书籍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她分享了《心流》这本书,书中提到,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中时,就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这种状态能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而心理委员的工作,也需要这样的专注和投入。
“我们不能只靠感觉做事,更要靠理论支撑。”她说。她还提到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让她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必为了讨好别人而失去自我。
李晓睿则选择了更贴近生活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她告诉同学们:“有时候,我们不需要马上解决问题,而是先要学会接纳自己。”
她还提到《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是一本关于成长和改变的书。她说:“我们要相信,只要愿意改变,就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这些分享,不仅让心理委员们学到了专业知识,也让他们更加理解了自己的角色。
“以前我以为心理委员就是帮人排解情绪,但现在我知道,我们更像是一个引导者。”一位心理委员说。
这场读书分享会,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通过书籍,心理委员们找到了与同学沟通的桥梁,也找到了自我成长的方向。
文化学院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让心理委员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如果你也是心理委员,不妨试着读一读这些书,或许它们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最后,想问一句:你最近读过哪本书,对你有特别的帮助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心理健康 #心理委员 #从心阅读 #心理疗愈 #书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