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讲的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开始布置七星灯阵法,试图通过这一古老的道术来延续生命。七星灯,又被称为续命灯或招魂灯,它源自上古时期的道门法术,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流传下来。 然而,遗憾的是,魏延进入帐中时,不小心打翻了七星灯,导致诸葛亮未能成功续命。这时就有人提出疑问:如果魏延没有打翻七星灯,诸葛亮是否真的能通过这个法术延续生命呢?
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关于诸葛亮使用七星灯续命的故事,实际上来源于小说《三国演义》。而小说毕竟是虚构的,与真实历史是有所区别的。因此,这个故事只能当作文学创作来欣赏,而不能与历史相提并论。 网络上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说诸葛亮续命失败后,大声喊道:庞德公救我。那么,这一情节是真的吗?诸葛亮所说的庞德公又是谁呢? 实际上,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叫庞德公的人物,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隐士。所谓的隐士,就是那些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人,类似于武侠小说中那种高人隐世的角色。庞德公原本是荆州襄阳人,当时许多有才之士都聚集在襄阳,比如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和庞统等人,他们都与庞德公有着深厚的交情。 庞德公非常擅长识人,他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然而,尽管这些才俊逐渐选择了各自的主公,庞德公却始终没有选择归属,依旧坚持隐居山林。 当时,荆州的主人是刘表,刘表并没有雄心壮志,曹操曾形容他为自守之贼,意思就是他只知道守住荆州,并没有扩展领土的野心。实际上,荆州人才济济,像刘备和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刘表却没有能够重用,这也显示出刘表的眼光和决策的短视。 有证据表明,刘表可能并不看得起诸葛亮等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表对庞德公特别青睐,曾多次邀请庞德公出山帮忙,但每次都被庞德公拒绝。刘表不甘心,甚至亲自去请庞德公出山。然而,庞德公依然不为所动,他对刘表说:鸿鹄在高林之上筑巢,晚上有栖息的地方,龟鼋在深渊下面作穴,晚上有归宿,人的取舍与行为举止也是人的巢穴,万物都是只为各自得到栖宿的地方,所以天下并不是我所要保全的。 两人讨论了许久,刘表仍然无法说服庞德公,只得叹息离去。从这一点来看,历史上不仅有庞德公这个人物,而且他在当时确实是一位非常有智慧和深远眼光的人,绝非沽名钓誉之辈。那么,诸葛亮在临终时喊出庞德公救我这句话,是真的吗? 显然,这个故事并不真实,完全是后人编造的虚假情节。在《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等历史书籍中,都没有记载诸葛亮曾向庞德公求救的事迹。 那么,为什么后人会编造出这样一个故事呢?首先,庞德公确实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人物,堪称当时的隐世高人;其次,庞德公与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卧龙这个称号就来源于庞德公;最后,诸葛亮对庞德公非常敬重,每次拜访庞德公时,都亲自前往床下拜见,后来才得到了庞德公的注意和重视。 基于这些原因,后人便编造了诸葛亮临终时向庞德公求救的情节。人们想象庞德公能救诸葛亮一命,以此来安慰那些对于诸葛亮早逝感到遗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