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清晨6时,位于贵阳市南明区延安南路的花果园旅游大巴集散地车头连车尾排起长龙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将在此开启“日游全省,夜归南明”的旅程。
上午9时,游客纷纷走上浮玉桥,观丹楹刻桷甲秀楼,赏波光粼粼南明河。
下午5时,青云路步行街逐渐“躁动不安”,饥肠辘辘的游客钻入一家家餐饮店铺,只待用“黔味”美食抚慰味蕾。
旅游大巴在南明区花果园满载游客准备前往全省各大景区。
无论是被各家旅行社青睐,成为游客入黔的“首站”、串联全省的“枢纽”——南明区延安南路的花果园旅游大巴集散地在网络上的“走红”,还是从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的青云路步行街上的人流涌动,均体现着南明区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之一的城市吸引力。
“泼天流量”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五一”小长假及旅游旺季的来临,南明区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不断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水平,在这场“开门迎客”的“大考”中绽放文旅一路“繁花”。
做足“资源”文章——盘活资源让客想来
“导游,晚上在贵阳可以去哪些地方玩啊?”在延安南路排队候车的游客不乏这样的发问。
“我比较推荐去青云路、甲秀楼这些地方逛一逛,还有花果园双子塔也不错。”被询问的导游各有不同,但出现在答案里的高频词总是相似。
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之一,南明区是贵阳城市历史溯源地、文化遗址承载地、教育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名人集聚地,辖区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厚,甲秀楼、城垣步道、达德学校旧址、王伯群旧居、戴蕴珊别墅……这些资源为南明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多次上榜“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众多文旅资源和优势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游客正准备乘车前往省内各旅游景区。
如何把富集的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转化为发展优势?
近年来,南明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资源融合引领业态创新,深化文旅体、文旅商数融合,精心推进“五大文化工程”和非遗传承与发展“个十百千”工程,挖掘用好“一河一道一片”文脉资源,推进阳明文化步道与历史城垣步道融合打造,启动甲秀楼片区4A级旅游景区建设。
同时,以规划设计为引领、以文脉挖掘为灵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改造等,打造了青云路步行街、曹状元街区、嗨乐街区等文旅商融合街区,“状元文化+历史文化+美食文化”,提升了城市旅游吸引力,丰富了旅游资源内涵。
社区志愿者正在为出行的游客发放一次性雨衣。
“五一”前夕,南明区文旅局精心策划推出“黔山湿地·烟水闲步”“甲秀商区·古巷寻遗”“阳明屐痕·文墨探幽”“苗岭飞歌·光影拾趣”“红飘逐夜·黔韵流辉”“林城氧径·轻骑漫游”“翠微巷影·名人拾贝”“青云食肆·市井食踪”八大精品旅游线路,涵盖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名人记忆等主题,将南明旅游资源穿点成线、串珠成链,让游客感受到全域皆美景、处处是风光,让旅游线路成为一条条生态之路、旅游之路、发展之路。
做足“客源”文章——“推陈出新”让客愿来
据携程近日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全国假期旅游消费呈现“长线爆发、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三大特征。其中,贵阳、太原、佛山、伊犁、陵水等远途旅游城市跻身酒店热度增速TOP5。
市民游客在青云市集内游览打卡。
面对旅游流量不断攀升和不断释放的消费需求,如何变“流”为“留”成为关键问题。
文旅活动上新:“五一”期间,南明区携手多部门推出系列集文化体验、消费促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活动,让市民游客在多彩活动中感受南明别样魅力。
青云路步行街将通过“民族+非遗”点亮街区璀璨夜晚,民族印象·苗艺之旅、探秘·非遗傩戏、民族之夜……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最传统的民族文化;曹状元街区将举行“曹街开躁!吉他是笔,鼓点作诗”小型路演,为每一位驻足停留的游客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沉浸式体验;嗨乐街区将举行“嗨乐51·民俗潮玩狂欢”“篝火狂欢夜”等活动,通过汇聚音乐大咖、民族走秀及网红互动等多元活动,吸引大量游客与本地居民;耕读时光·致敬平凡——五一劳动节主题书展、大型原创历史话剧《心光》、黔文传承|蓝靛流韵·蜡染拾光——非遗蜡染主题手工体验活动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陆续在甲秀广场、区图书馆、甲秀楼等景区、景点、文化场所举行,让游客畅享多元文旅盛宴。
零门票、零距离、零商业的路边音乐会也将分别在曹状元街区、贵阳万象城、花果园嗨乐街区、青云市集,以路边音乐会和爱乐之城街头演艺演出形式,通过观众互动演唱和品牌互动游戏、少数民族舞蹈等活动加持,为市民游客们呈献一场场精彩的消夏演出。
市民游客在青云市集内观看表演。
消费场景上新:近年来,南明区聚焦花果园在内的六大商圈,全力推动消费新业态、新品牌提档升级,连续落地方圆荟·海豚广场、贵阳万象城、嗨乐街区等新兴消费场景,点燃游客“爽购”热情。
“五一”期间,南明区将紧紧围绕火车站商圈、花果园商圈两大核心商圈,联动大南门区域,以青云路步行街、曹状元街区两大特色街区为主阵地,组织辖区各大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限上餐饮等商贸企业开展各类主题促消费活动,陆续推出“五一购物嘉年华”“五一放肆嗨”等促销活动。
此外,为提升南明文旅消费品牌竞争力,区商务局统筹指导青云路步行街、曹状元街区、嗨乐街区推出进店即打折、有卖有送等形式多样的优惠促销活动,游客在“爽购”中带走的不仅是旅行手信,更是城市记忆。
旅游体验上新:丝恋丝娃娃(西湖路店)以非遗“丝娃娃”为招牌,是贵州本地特色小吃的代表性企业之一。今年,丝恋丝娃娃(西湖路店)积极响应,对店面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就餐体验。
海豚广场。
甲秀楼片区不仅是贵阳的城市会客厅,更是展示“爽爽贵阳”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为破解传统街区餐饮业“小散乱”难题,南明区于2025年初正式印发《南明区餐饮业2025年提质升级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以甲秀楼片区为核心,通过“明厨亮灶”改造、示范店培育、分层培训等举措,推动餐饮业向“食品安心、卫生放心、环境舒心、服务暖心”的高标准迈进。截至目前,该片区已有65家餐饮店完成店面首批升级改造,46家正在逐步施工改造,10家示范店初具规模,一场由内而外的餐饮品质升级行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如果说“吃”是旅游第一要素,那“住”便是留客的关键。近年来,南明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扶持、为企业积极服务等,成功吸引希尔顿欢朋、惠庭等酒店品牌在内的多家优质住宿企业入驻南明。就在4月19日,汉庭酒店、全季酒店在花果园大街73号国际金融街7号楼盛大开业,4月27日,都司路122号乐瑾酒店隆重开张,进一步丰富南明区住宿行业产品供给。
贵阳小吃博物馆。
新活动、新业态、新体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服务链,南明区精准高效满足游客的个性化、智慧化、多元化需求,为游客营造全新旅游体验,在“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的全方位体验中留下游客、留住游客。
做足“服务”文章——靠前服务让客爱来
“这里有免费的雨衣,快穿上不要淋着了。”4月24日清晨6时许,一场大雨骤然降下,南明区小车河街道志愿者肖博雯在延安南路上来回走动,将免费雨衣送到游客手中……还有不少志愿者分散在延安南路各处,根据需求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4月25日,南明区开展花果园区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联合13家单位450余名人员,在花果园区域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在南明区花果园旅游大巴集散服务点周边,保洁员正进行保洁作业。
在迎接服务“大考”的过程中,“开门迎客”是一种姿态,这不仅意味着创新文旅新模式和消费新场景,还需要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南明区文明办盯住“文明行为培育、优美环境建设、优良秩序维护、优质服务供给”持续发力,组建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设置文明监督岗,通过各类文明实践系列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共建的和谐旅游氛围。
南明区文旅局联合交管部门开展导游执业行为、旅行社经营行为、旅游包车合同规范等执法检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市场监管局围绕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价格计量、特种设备及公平竞争等重点,开展系列监督检查、专项执法,坚持做到“有单必接、接单必办、单单反馈、事不过夜”。
商务局指导串联多元地标场景开展街区联动,打造夜游场景、提升夜游品质,让广大市民游客夜有所娱、夜有所食、夜有所购;公安局针对筑城广场、甲秀楼、花果园等热门景点出现的客流高峰,科学调配警力,制定分级响应预案,实行高峰勤务机制,在重点时段增派巡逻力量,确保重点区域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
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强主次干道、商业繁华区域、公交站牌、车站广场等重点区域周边的清扫保洁,合理规划垃圾清运路线,及时增加垃圾清运频次,对公厕进行全面深度清洁和设施检修维护,确保公厕环境整洁、设备运行良好、无异味残留,节日期间,甲秀楼片区35座公厕将24小时对游客开放。
南明区青云路街面警务站的巡警正在青云路步行街开展街面巡逻。
抓住流量,南明区从提升服务品质入手——把游客放在首位、把服务做到前面,多措并举优化旅游服务保障体系,跨部门协调资源,聚合力强化服务,持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健全投诉快速响应机制,畅通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道路交通秩序,全力做到用真心服务、用真诚回应、用真情留客,力争以优质服务赢得游客满意,在服务“大考”中展现出开门迎客的应有姿态。(文/熊道娴 图/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