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指挥的歌剧答卷:青年指挥家牛闯的驾驭力与艺术格局
创始人
2025-11-09 20:31:53
0

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白松

当2025年11月的郑州被初冬的寒意包裹时,河南艺术中心的剧场内却涌动着滚烫的艺术热浪。连续四天,青年指挥家牛闯以密集的演出节奏,先后执棒河南交响乐团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完成了中国经典歌剧江姐》音乐会版与世界经典歌剧《魔笛》的连续展演。从红色叙事的深沉厚重到古典神话的奇幻灵动,从职业乐团的默契协作到高校乐团的潜力激发,这位兼具中央音乐学院指挥与艺术指导博士功底、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教师身份的新生代指挥家,用两场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演出,交出了一份足以彰显驾驭力与艺术格局的歌剧答卷,在业内与观众中引发广泛赞誉,为河南乃至全国的歌剧舞台注入了鲜活的青年力量。

一、《江姐》:红色经典的时代转译与情感深耕

中国歌剧《江姐》作为承载着几代人集体记忆的红色经典,其艺术价值与精神内核早已深入人心,但也正因如此,如何在尊重原作精髓的前提下实现时代性表达,避免陷入刻板化、模式化的演绎,成为考验指挥家功力的重要课题。牛闯以博士阶段积累的深厚理论功底与对中国民族歌剧的深刻理解,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诠释——他没有刻意追求宏大叙事的铺陈,而是将重心放在“情感真实”与“声部平衡”上,让红色经典在当代语境下实现了精神共鸣的回归。

11月6日、7日与河南交响乐团合作的音乐会版《江姐》,开篇便展现出牛闯对作品结构的精准把控。《红梅赞》的主题旋律响起时,他并未急于渲染激昂情绪,而是以舒缓沉稳的节奏铺垫,指挥棒下的乐团音色温润而有厚度,弦乐的线条细腻绵长,木管的点缀清亮通透,既保留了旋律本身的民族韵味,又通过配器层次的细化,赋予其更丰富的情感层次。这种处理并非弱化作品的革命性,而是通过“以情动人”的方式,让观众从旋律的流动中自然感受到红岩精神的内核。当剧情推进到《绣红旗》段落时,牛闯对合唱与乐团的平衡处理堪称精妙: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合唱团的女声部音色纯净,情感真挚,牛闯通过细微的手势调整,让合唱的力度变化与乐团的伴奏形成有机呼应,既突出了“绣红旗”时的虔诚与期盼,又通过低音声部的沉稳支撑,暗含着革命志士的坚定信念,没有刻意煽情,却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作为音乐会版歌剧,如何在没有舞台布景的情况下完成叙事推进,是另一大挑战。牛闯的解决方案是“以指挥语言串联情感逻辑”。在《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等核心唱段中,他通过精准的拍点控制与细腻的表情提示,引导独唱演员与乐团形成高度默契:当演员的歌声传递出坚定信念时,他的手势开阔有力,乐团的音色随之变得饱满激昂;当歌声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时,他的指挥动作柔和舒缓,弦乐的弱音处理如丝如缕,与歌声形成温情对话。这种处理不仅让观众通过听觉完成了对剧情的想象,更通过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理解了江姐等革命志士的精神世界。有业内人士评价:“牛闯的《江姐》没有停留在对红色符号的简单复刻,而是深入挖掘了作品的人性光辉与精神内涵,让经典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牛闯在演绎中并未忽视作品的民族风格特质。他充分调动河南交响乐团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优势,强化了民族歌剧的旋律特点,在《川江号子》等段落中,通过节奏的弹性处理与音色的对比交织,展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既保留了原作的艺术基因,又通过现代指挥技法的运用,让民族歌剧的音乐语言更具当代审美张力。这种“守正创新”的演绎思路,正是他艺术素养的直接体现——既尊重经典的艺术规律,又不墨守成规,以当代视角赋予作品新的解读可能。

二、《魔笛》:古典经典的精准驾驭与教学实践融合

如果说《江姐》的演绎考验的是牛闯对中国民族歌剧风格的把握与情感深度的挖掘,那么11月8日、9日指挥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管弦乐团演出的莫扎特经典歌剧《魔笛》,则更能彰显他作为指挥家的技术驾驭力、风格把控力以及作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引导能力。《魔笛》作为莫扎特歌剧的巅峰之作,其音乐结构严谨复杂,复调织体丰富,既要求乐团具备精准的演奏技巧,又需要通过细腻的音色变化与节奏控制,展现出作品兼具喜剧色彩与哲学内涵的双重特质,对指挥家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极高要求。

面对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管弦乐团这样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乐团,牛闯展现出了“因材施教”的指挥智慧。与职业乐团的默契配合不同,高校乐团在演奏经验与艺术表现力上仍有提升空间,但牛闯并未因此降低对作品的要求,而是通过清晰的指挥语言与耐心的引导,激发了乐团的最大潜力。演出开篇的序曲,他以清晰的拍点与明确的力度提示,让乐团迅速进入状态:弦乐的齐奏整齐划一,木管的独奏段落灵动俏皮,铜管的和声饱满坚实,整个乐团的音色平衡而通透,完全展现出莫扎特音乐应有的典雅与轻盈。尤其在处理作品中的复调段落时,牛闯通过精准的手势分区,让不同声部的旋律线条清晰可辨又相互交融,如夜后的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与塔米诺、帕米娜的三重唱段落,声部之间的交织错落被处理得层次分明,既突出了各自的旋律特点,又形成了和谐的整体音响效果,展现出他对复杂织体的超强驾驭能力。

牛闯对《魔笛》风格的把握堪称精准。莫扎特的音乐既有着古典主义的严谨规整,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变化与戏剧张力,牛闯深刻理解这一特质,在指挥中既保证了形式上的规范性,又通过细腻的处理赋予音乐鲜活的生命力。在喜剧性段落如帕帕基诺的独唱中,他的指挥手势轻快灵动,引导乐团采用活泼的节奏与明亮的音色,凸显角色的诙谐幽默;而在表现崇高与神圣的段落如萨拉斯特罗的唱段中,他则放慢节奏,加厚和声层次,让乐团的音色变得庄重而深邃,与剧情的情感基调高度契合。这种“因段而异”的处理方式,让整部作品的戏剧逻辑更加清晰,音乐的叙事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更值得称道的是,牛闯将教学理念融入指挥实践的过程。在与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的合作中,他不仅是指挥家,更是引导者与启发者。演出前的排练中,他逐声部讲解作品的风格特点与演奏技巧,帮助团员理解莫扎特音乐的精髓;演出过程中,他通过眼神交流与手势提示,实时调整乐团的演奏状态,鼓励团员大胆表达音乐情感。最终的演出效果证明,这种“指挥+教学”的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乐团的演奏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准,更在艺术表现力上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不少观众感叹:“很难想象这是一支非职业的管弦乐团完美的演出,牛闯老师的引导让乐团的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从《江姐》到《魔笛》,连续四天两部风格迥异的歌剧,不仅是对指挥家体力与精力的巨大考验,更是对其艺术视野与驾驭能力的全面检验。牛闯以扎实的技术功底、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与灵活的指挥策略,成功驾驭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语言与艺术风格:前者是中国民族歌剧的红色叙事,要求深厚的情感积淀与民族风格把握;后者是西方古典歌剧的经典范式,要求精准的技术控制与风格理解。这种跨风格、高强度的演出实践,在青年指挥家中并不多见,而牛闯的完美呈现,恰恰证明了他作为新生代指挥家的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

三、艺术格局:传承与创新中的地域赋能与行业担当

如果说技术驾驭力是牛闯交出的“基础答卷”,那么其背后蕴含的艺术格局与行业担当,则是这份答卷的“加分项”。作为兼具中央音乐学院博士背景与河南高校教学身份的指挥家,牛闯的艺术实践始终围绕着“传承经典、赋能地域、培育新人”三大核心,展现出新生代指挥家难得的清醒认知与责任意识。

在经典传承方面,牛闯既尊重传统又不迷信权威,始终以“活化经典”为目标。对于《江姐》这样的红色经典,他没有简单重复以往的演绎模式,而是深入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核与艺术价值,通过细腻的情感处理与现代的指挥技法,让经典作品在当代语境下与观众产生新的情感连接,实现了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承;对于《魔笛》这样的西方经典,他没有追求“原汁原味”的复刻,而是在尊重原作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与学生乐团的特点,进行了适度的本土化诠释,让西方经典更容易被中国观众理解与接受。这种“传承中有创新,创新中守根本”的艺术理念,让他的指挥既有着扎实的传统根基,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地域赋能方面,牛闯将个人艺术实践与河南的文化发展紧密结合。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在歌剧艺术的普及与发展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牛闯选择在河南落地这两部重量级歌剧的演出,不仅为当地观众带来了高水平的艺术盛宴,更通过与河南交响乐团、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的深度合作,为本土艺术团体与高校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利用自己的专业资源与行业影响力,搭建起了“专业乐团+高校+经典作品”的艺术传播平台,既提升了河南歌剧舞台的整体水准,又推动了歌剧艺术在河南的普及与推广。有当地文化界人士表示:“牛闯老师的到来,不仅为河南带来了高质量的歌剧演出,更带来了先进的艺术理念与教学方法,对河南歌剧艺术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培育新人方面,牛闯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身份优势,将指挥实践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的团员们,在与牛闯合作演出《魔笛》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演奏技巧,更深入理解了歌剧艺术的精髓,这种“以演代练、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为中国音乐事业培育了后备力量。同时,牛闯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为青年指挥家树立了榜样——他证明了新生代指挥家不仅可以在专业舞台上崭露头角,更可以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在地域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艺术实践与人才培养并重”的发展路径,展现出他作为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与行业情怀。

牛闯的艺术格局还体现在他对歌剧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在他看来,歌剧不是孤高的艺术形式,而是“音乐与戏剧的完美融合,是连接艺术家与观众的情感桥梁”。因此,他的指挥始终以“让观众听懂音乐、感受情感”为目标,既不追求炫技式的复杂处理,也不进行晦涩难懂的创新实验,而是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清晰的叙事逻辑与真挚的情感表达,让歌剧艺术走进更多观众的心中。这种“接地气”的艺术追求,让他的演出既有着专业的艺术水准,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是他的演出能够获得“好评如潮”的重要原因。

四、新生代指挥的启示:实力与格局并重的成长之路

牛闯的连续两场歌剧演出,不仅是他个人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更为新生代指挥家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在当今中国音乐界,青年指挥家群体正逐渐崛起,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如何实现艺术水平与行业影响力的同步提升,是许多青年指挥家面临的共同课题。牛闯的实践给出了答案:扎实的专业功底是基础,开阔的艺术格局是关键,坚定的行业担当是支撑。

扎实的专业功底是牛闯成功的基石。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深造经历,让他系统掌握了指挥技法、音乐理论、艺术指导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这种“科班出身”的专业训练,为他驾驭不同风格的歌剧作品提供了技术保障。从《江姐》的民族旋律到《魔笛》的古典复调,从合唱与乐团的平衡到独唱与伴奏的配合,他的指挥都展现出精准的技术控制能力,这种技术功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积累与反复实践的结果。对于新生代指挥家而言,只有静下心来打磨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才能在复杂的艺术实践中应对自如。

开阔的艺术格局是牛闯脱颖而出的关键。与许多青年指挥家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演绎不同,牛闯既能够驾驭中国民族歌剧,又能够诠释西方古典歌剧;既能够与职业乐团默契合作,又能够引导高校乐团快速成长;既能够在一线城市的专业舞台上崭露头角,又能够扎根地方服务地域文化发展。这种“多维度、全方位”的艺术实践,展现了他开阔的艺术视野与包容的艺术心态。对于新生代指挥家而言,只有打破地域、风格、领域的界限,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边界,才能在多元化的艺术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坚定的行业担当是牛闯实现长远发展的支撑。作为高校教师,他致力于音乐人才的培养;作为青年指挥家,他致力于经典作品的传承与普及;作为河南文化界的一员,他致力于地域文化的赋能与提升。这种“跳出个人看行业”的责任意识,让他的艺术实践不仅具有个人价值,更具有行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对于新生代指挥家而言,只有将个人艺术追求与行业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实现艺术生命的长久绽放。

当然,对于牛闯而言,这次连续两场的歌剧演出只是他艺术生涯的一个起点。作为新生代指挥家,他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比如在艺术风格的个性化塑造上,在大型歌剧作品的整体把控上,在与更多不同类型艺术团体的合作上,他都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但无论如何,这次“四天两部歌剧”的精彩答卷,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艺术实力与发展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他必将以更成熟的艺术风格、更开阔的艺术格局,为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以青年之力,叩响歌剧新章

当《魔笛》的最后一个音符在剧场内消散,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不仅是对这场精彩演出的肯定,更是对青年指挥家牛闯艺术追求的致敬。连续四天,两部经典,两种风格,牛闯用他的指挥棒,串联起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专业与教学的艺术桥梁,交出了一份兼具技术精度、情感温度与艺术高度的歌剧答卷。

在这个需要创新与传承并重的时代,牛闯作为新生代指挥家的代表,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展现了“驾驭力”,以开阔的艺术视野彰显了“艺术格局”,以坚定的行业担当诠释了青年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他的实践告诉我们:经典作品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歌剧艺术的发展需要新生代力量的积极参与,地域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本土艺术家的深耕细作。

未来,期待牛闯能够在歌剧艺术的道路上继续深耕不辍,既保持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又勇于进行艺术创新;既专注于个人艺术水平的提升,又持续为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贡献力量。相信在他的引领下,会有更多青年指挥家投身于歌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国歌剧舞台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让这门古老而优雅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而牛闯这次交出的精彩答卷,也必将成为中国新生代指挥家艺术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杆,激励着更多青年艺术家以青春之力,叩响艺术新章。

编辑:白 松

二审:白 松

三审:池里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自有品牌不是梦!看源头如何解决... 在茶香袅袅的世界里,每一位茶具商行的经营者,心中都藏着一个美丽的品牌梦。不再是简单地售卖他人的产品,...
“融城一心・城际有诗”十佳诗作...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王佳怡)8日下午,由湖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陶...
苦练“锯锤焊”误差不超0.3毫...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不久前,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赛场上,一位四川男生的...
于美美与共中看见丝路芳华——第... 新华社西安11月9日电11月9日,经典歌剧《图兰朵》在陕西大剧院上演,为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画...
全运会 | 四川队以预赛第一晋... 新华社深圳11月9日电(记者黄浩然、丁乐)第十五届全运会艺术体操项目集体全能预赛9日在深圳市坪山体育...
原创 此... 唐朝中期,爆发了一场由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大规模叛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动乱...
《格物·流光——刘北光当代油画...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华卓玛)由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格物...
原创 2...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为... 秦朝之前,中国历史上其实并不是没有外族入侵,反而是经常会遭遇外族的侵扰。尽管如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原创 禅... 家天下还是公天下,一直以来都是政客们讨论的核心问题。中国的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每一次社会形态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