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之前,中国历史上其实并不是没有外族入侵,反而是经常会遭遇外族的侵扰。尽管如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外族要么逐渐与华夏文化融合,要么被完全消灭。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不断拓展领土,最终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此,从文明的起源角度来看,黄河流域以外的文明,通常被认为是外族的代表。历史上第一次较为明显的外族入侵发生在黄帝与蚩尤之间的逐鹿之战。在这场战争中,蚩尤代表的部落其实属于外族的一部分。最终,黄帝领导的部落联盟战胜了蚩尤并吞并了蚩尤的部落,从那时起,蚩尤的族人开始融入华夏文明。 然而,逐鹿之战发生在非常久远的年代,相关的史料资料极为稀少,因此我们无法得知这场战斗的详细经过。但可以看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面临外族入侵的问题。 在黄帝之后,接下来的三皇五帝以及随后的夏朝,史料记载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并不清楚他们具体发生了哪些战争。不过,史学家通过考证认为,在夏朝灭亡时,国境已经接近了长江流域。这意味着,在夏朝时期,华夏的祖先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在不断扩张国土。 夏朝灭亡之后,进入了商朝,局面依旧没有改变,外族的威胁仍然存在。而且由于商朝的文字体系逐渐成熟,我们也开始了解到商朝时期如何称呼国境之外的外族。比如,东北方向的外族被称为东胡,北方草原上的外族被称为戎狄,河套草原和河西走廊以西的外族被称为西戎或鬼方,而云贵川地区的外族则被称为西南夷,江浙一带的外族则被称为南夷,岭南地区的外族则被称为山越等等。 此外,考古发现也揭示了商朝时期首次出现了我们所认知的外族入侵。在商朝的中后期,一支来自西方的西戎军队侵入了商朝的国境。经过史学家考证,这支西戎军队可能是雅利安人的一个分支。结果,曾经在中亚纵横的雅利安人,最终被商朝的女战神妇好击败。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尽管她是女性,但她常年带兵打仗,十分勇猛。雅利安军团只是她一生中打败的众多敌人之一。不过,这段历史同样缺乏详细的史料记录。直到现代,妇好墓被发现,并在墓中的殉葬坑里找到大量雅利安人的遗骨,这才揭示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而在商朝末年,商朝的灭亡与外族入侵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古代传说,周朝灭商的战争被渲染成了传奇,甚至演绎出了封神演义。但从正史来看,商朝之所以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末代君王帝辛将商朝的主力军队调往江浙地区与东夷作战。周武王趁机起兵,攻破了商朝的都城朝歌,最终取而代之。 进入周朝后,随着史料的逐渐增多,我们对外族入侵的了解也愈加丰富。比如,周穆王时期,周朝为了恢复王室威势,派遣大军征讨西边的犬戎。然而,周朝并未取得胜利,反而惨败,这场战争不仅未能恢复周朝的威信,还加速了周王室的衰落,为西周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到了西周末年,西周的灭亡同样与外族入侵密切相关。西周的都城镐京被犬戎攻破并摧毁,导致周平王最终决定东迁洛邑,从而开启了东周时代。东周时期,各大诸侯国逐渐崛起并展开激烈的战争,华夏的传统汉地地区逐渐开始进入融合的状态。 到了战国末期,华夏文化基本上占据了传统汉地的所有地区。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华文明第一次实现了彻底的统一,开始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概念。从这一时刻起,人们开始有了国内和国外的意识,外族入侵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因此,从这一阶段开始,外族入侵似乎逐渐增多了。 然而,实际上,自从中华文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祖先便一直面临着外族的威胁。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斗争中坚持不懈,才有了如今灿烂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