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10月28日在 意大利米兰的米兰文化博物馆拍摄的篆刻艺术讲座的开幕式现场。新华社发( 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新华社罗马11月3日电(记者任耀庭)近日,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方寸之间的艺术诗——篆刻艺术专题讲座”,面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意人文交流。
活动邀请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篆刻艺术家慕德春主讲,通过讲座、演示与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向意大利公众介绍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内涵。

10月28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篆刻艺术讲座开幕式现场,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兰珊德(左一)发表致辞。新华社发(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兰珊德在开幕式上表示,篆刻艺术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中国文化“以小见大”的哲思与美感,是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方院长傅海峰介绍,篆刻融合书法、绘画、刀工与石艺于一体,是中华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门类之一。“孔子学院希望通过举办此类活动,帮助更多意大利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深化两国民众的文化理解与情感共鸣。”他说。
在首场讲座中,慕德春介绍了篆刻的起源、流派演变与审美特征,讲述了从秦汉印玺到明清文人篆刻的发展脉络。他结合图片和实例,系统阐释了篆刻的工具、技法与艺术价值,并现场演示创作过程,为一名热爱书法的外国观众刻制其中文名字印章,现场气氛热烈。

10月29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篆刻艺术讲座现场,篆刻艺术家慕德春为外国观众刻制中文姓名印章。新华社发(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在随后两天的讲座中,慕德春进一步展示篆刻与中国画的融合创作。他现场挥毫作画,之后在作品上加盖自刻印章,生动展现篆刻在中国艺术体系中的独特作用。许多观众被篆刻刀下石屑飞舞的景象吸引,纷纷上前观摩印章细节。
活动最后一天,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主动请慕德春在纪念册和画作上加盖印章留念。一名当地观众称:“篆刻将文字变成艺术,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国文字除书法艺术之外的另一种美。”

10月29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篆刻艺术讲座现场,篆刻艺术家慕德春为外国观众刻制中文姓名印章。新华社发(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华传统艺术系列讲座”之一,也是继去年“装裱艺术专题讲座”之后推出的又一场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傅海峰表示,学院将继续推动该系列讲座品牌化发展,邀请更多来自中国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与学者赴意交流,让更多意大利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之美,为中意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