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艺节·艺论新声 | 在古今共鸣中开拓艺术新境
创始人
2025-10-28 16:01:11
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为新时代文艺创作锚定了“守文化之根”和“创时代之新”的辩证方向。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创造性转化激发创新活力,探索思想、美学与叙事的多元路径,铸就了新时代舞台艺术的崭新气象。

它让我们看到,文脉的传承、经典的转译不是对传统符号的简单复刻,而是精准开掘精神内核,促使艺术创作从“讲什么故事”向“为何讲、如何讲透这个故事”跃升,让丰厚的历史积淀成为可以与现代人对话的活态文化。在话剧《觉醒年代》中,百年前革命先辈传播新思想的历程与中华文脉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深度交融,是红色叙事扎根民族文化土壤的生动体现。舞剧《杜甫》则聚焦“诗圣”杜甫为理想追寻不息、为百姓大声疾呼的民本情怀,在历史场景演绎中,使传统文人的悲悯之心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相呼应,让观众在艺术共情中读懂文化传承的精神密码。这些实例表明,把握精神底色、坚持时代叙事,既守住了中华文化根脉,又能让传统文化在当代价值坐标体系中获得新的诠释。

它让我们相信,传统气韵的时代呈现,方法往往蕴藏在“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以中华美学精神为魂魄,艺术创作可以打破固有形式壁垒,用新理念、新手段搭建古今审美沟通的桥梁。比如,京剧《阳明悟道》打破传统戏曲叙事范式,将哲学思辨转化为与京剧唱做表演相结合的舞台语汇,并以时空交错式的心理呈现,推动主人公“心即理”的顿悟瞬间成为可感可知的戏剧高潮。在杂技剧《先声》中,传统杂技“重技轻叙”的局限被打破,以“技艺为骨、叙事为魂”构建起东北人民救亡图存的恢弘图景,飞杠、爬杆、网吊等,既是体现高难度的技艺,也是展现不屈抗争、彰显民族气节的艺术手段。这些作品都在“活化”传统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新的审美体验与当代观众实现连接。

这些实践经验启示我们:激活传统文化资源、实现面向未来的艺术创造,终究要落脚于对时代命题的回应、对人性人情的观照。它可以是传统程式化表演与现代心理现实主义的碰撞交融,是古典文学意象与前沿舞台科技的同频共振,更应是接通古今的精神契合、跨越时空的人性共鸣。这也是文艺创作现代性探索的核心要义。

当我们立足厚重历史与火热现实,审慎鉴别、深度发掘、合理取舍,不断丰盈那些承载当代情感认同、契合当下审美追求的艺术元素,就能从浩瀚的素材中提炼出更具感染力、表现力的细节,更好完成对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书写。

责编:玄贺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迁都和定国都一直是国家重大决策之一,古代时,人们常常将国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认为选定一个合适的都...
原创 唐... 李祐(? - 643年),字为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李祐是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五...
原创 钱... 中国历史长河中,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朝代变迁,背后往往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家族的兴衰与传承相互交织的。这...
原创 宋... 《宋书》之前的历史文献中,鲜有提及“棉”字,这一点表明,尽管棉花可能很早就传入中国,但古代的劳动人民...
原创 师... 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下午,罗炳辉将军,时任新四军第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怀着复杂的情感,紧紧握住陈...
官方声明:王硕威同志不是福建舰... 11月8日,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 一、王硕威同志不是福建舰总设计师,也不...
一大学生网购“通用钥匙”关掉1... 新闻荐读 11月5日,上海嘉定。一名上海大学生发布视频称,他网购了一把电梯广告“通用钥匙”,一口气关...
“柔韧的边界——薛滔个展” 亮... 11月8日,观众在展厅内参观。当日,“柔韧的边界 —— 薛滔个展” 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展。薛滔以扎染技...
76岁老太去旅游买了一幅破字画... "周老师,您这破画比孙子还金贵?"卖冰棍的老李打趣道。 周佩兰紧抱着画轴,雨水顺着她花白的头发滴下来...
佛山市南海越芯珠宝商行(个体工...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佛山市南海越芯珠宝商行(个体工商户)成立,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