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让人成为人是一门艺术
创始人
2025-10-22 11:01:08
0

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一切似乎都在刷新认知,人人都在努力变得“更优秀”……我们被推着成长,却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

活着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豆瓣9.2分的人文通识经典《艺术:让人成为人》,正因为深入探讨了“让人成为人”这门艺术而经久不衰。

全球畅销40年,被誉为“伟大的人文通识教科书”,长年作为哈佛大学等高校的人文通识教材。

这本书曾得到洪子诚、何怀宏、朱青生、陈永国、戴锦华等名家推荐,在豆瓣评论区,许多读者讲述了自己与它相遇的故事——有人遗憾没有早点读到这本书,有人感慨它在不同人生阶段都让自己受益匪浅。

读这本书的路上,你会发现,被现实消磨的自我,经历了一次温柔而有力的唤醒。

一、让人成为人是一门艺术

做一个“完整”和“无限”的人

“人文学”一词源自“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指向对古典艺术、文学和哲学的研究。当时的学者相信,只有通过研习古希腊罗马的伟大思想与艺术成就,人才得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正因如此,这些学科后来被统称为“人文学”,成为照亮人类心灵的灯塔。经过数世纪的发展,人文学的内涵不断扩大,从最初专注于西方古典文明,逐步囊括欧洲主要国家的文化成果,乃至扩展到全球各种文化的杰出贡献。只有这样广阔的视野,才能塑造真正“完整”的人。

在这个基础上,这本书提出了成为“无限的人”的理想。什么是“无限的人”呢?简单来说,就是超越偏狭、不断自我拓展的人。加纳罗希望每一个接受人文学训练的人都能成为“普遍的人”、“完整的人”、“无限的人”,而不是一个偏执、粗暴、专横、幼稚的人。

图|电影《死亡诗社》

“无限的人”应当胸襟开阔、摒除成见,不被狭隘和武断所局限。这种人具备人文素养,不会对不同文化和观点抱持偏见,更不会急于下结论或给他人贴标签。正如书中所强调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只是一个性别、年龄、地址或职业那么简单;每个人内心都有思想和情感,都渴望笑与哭、渴望不可得之物。

第一,“无限的人”不会违背人性,他不会局限于自我和即刻的需求,不会滥用自己的感受,不会错用自己的欲望。

第二,“无限的人”没有偏见,不会干涉别人集会的自由、表达思想的自由、信奉宗教的自由,以及听从自己选择的自由。他们自己拥有自由,也不会限制他人的自由。

第三,“无限的人”从不鲁莽,他们会看到问题的方方面面,而后才做出决定。他们知道没有一种结论是永久的,因而会结合现实进行反复思考。他们从不受家庭传统和社会习俗的约束。他们会找到信仰的内在精神力量,并重新审视它们。“我们这儿都这么做”,绝不是他们会说的话。

人文学提供了激发想象力的故事,启迪心智的思想,激荡热情的音乐,帮助我们领悟他人创造中的智慧。通过学习人文学,我们得以转向内心,释放被隐藏的创造冲动,并在丰富的知识滋养下直面真实的自我。

这本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展示人文学如何成为人们自我发现之旅的起点。换言之,在阅读此书的路上,你将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多次强调人文学的意义,图为戴锦华老师为中文系110周年系庆题词:“人文学或许是全球化世界的希望所在。中文系的师生正参与赢得并创造未来。”

二、人文学作为思维方式

日神式反应与酒神式反应

在我们欣赏艺术、阅读文学、观看电影时,其实每一次心灵的震颤背后,都隐藏着一套思考的路径。很多人误以为艺术只属于感性,其实,真正的艺术体验,恰恰需要理性与感性的共同参与。

批判性思考是学习人文学的首要目的,这本书借用了尼采的观点,将人类面对艺术时的心智能力分为两种互补的反应模式:日神式反应与酒神式反应。前者是冷静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推断;后者则是直觉激情的涌动和自由奔放的想象

日神式反应,代表着理性、秩序和分析;酒神式反应,则象征感性、激情和直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思维越来越倾向于酒神式的兴奋——短暂的刺激、情感的渲染、快速的满足感。“爆米花综合征”让我们难以深入思考,甚至丧失了批判性判断的能力。

而真正优秀的人文通识作品,不仅仅让我们共情,更会带来“间离”效果。人文通识的价值,正是在于这种双重作用——既让我们沉浸其中,又迫使我们抽离思考。

有时我们会对不那么“高尚”的角色产生同情,例如《绝命毒师》中的男主角因患癌、没钱养家而沦为制毒者,直到他渐渐地变成恶魔,编剧有意地在考验观众能同情多久。

换言之,要真正理解一部艺术作品,既需要带着日神般理性的头脑审视其形式与结构,也需要拿出酒神般炽热的心灵去感受其情感与想象力。当我们运用这两种思维方式,不偏执于理性或感性任何一端,就能全面地欣赏人类的创造。

培养这样的思维习惯并非一日之功,因此书中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法。首先要学会不急于下结论,不要匆忙地贴上“我喜爱”或“我讨厌”的标签,尝试从下面几步开始思考:

1.明确我们要分析的对象。(是什么使一部电影如此特别?)

2.总结自己的直觉和感受。(我对它有何感受?)

3.搜集信息,思考所有相关因素。(对于艺术家意图和作品表现手法,我能了解多少?)

4.在合适的语境中分析作品或主题。(作品创作的历史和艺术背景是什么?)

5.接受与你不同的角色。(我喜欢这些人吗?或至少能理解他们吗?虽然我们毫无共同之处。)

6.在材料的支撑下,形成自己的观点。(基于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和对这部作品的个人感受,我如何认识这部作品?)

三、你所不解的问题

都能在这里得到深刻的启发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遭遇一些根本性的疑问:什么是幸福?爱从何而来?死亡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真正拥有自由意志?……这些横亘在人生、文化、社会中的重大问题,看似抽象,却与每个人的心灵息息相关。

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不仅通过对各门艺术的赏析让我们领略人类文明之美,更以人文学的视角回应了上述种种困惑,包括信仰、道德、幸福、爱、生命死亡、自然以及自由

关于人生的那些“大哉问”

上下▽

譬如说幸福是什么?书中通过纵览东西方哲人的见解来回答这个永恒难题:从希腊智者倡导的享乐主义(幸福即快乐)到伊壁鸠鲁主义(主张适度生活、避免痛苦),从斯多葛派的坚毅信念(幸福就是活着)到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与中庸的论述,进而延伸到佛教对于幸福的诠释(以觉悟摆脱执念)。也许正如书中所示,真正的幸福之道介于纵情享乐与禁欲苦行之间,需要智慧地平衡身心的满足。

譬如说爱为何物?爱情是人类体验中最甜蜜又最复杂的主题之一。在书中,作者用人文学的方法细分了爱的多种样貌:有炽烈的爱欲之情,也有超越肉欲的灵魂之爱;既讨论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友情,也探讨了令人心醉神迷的浪漫之爱,以及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最后还点出了爱的变奏——即爱在不同文化和情境中的变化与隐喻。这本书引导我们体会爱的欢乐与悲悯,理解爱不仅有荷尔蒙的冲动,也包含承诺、牺牲与成长。当我们弄清了爱的不同层次,或许更能领悟如何去爱与被爱。

譬如说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死亡看似人生最沉重的终局,但本书以“生之肯定”为题,回顾了人类文化中对死亡的种种描绘:从严肃文学对死亡的庄严颂歌,到通俗艺术中对死亡的刻画。作者还梳理了人类应对死亡的策略,例如追求不朽的传奇、宗教中的来世信仰,或者像史诗英雄吉尔伽美什那样对抗生命的有限。

最终,书中讨论了人文学如何帮助我们“肯定生命”——通过艺术和哲思,我们可以将对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生命每刻的珍惜,让有限的人生闪耀出意义的光芒。读完这一章,你也许会发现,对死亡的思考并不只是终极的悲哀,更是一把照亮生命价值的钥匙。

譬如说人是否真正自由?在现代社会,我们常感到被各种规则、身份所束缚,那么自由意志究竟存在吗?本书最后一章聚焦“自由”,带领读者浏览了哲学史上关于自由与命运的论辩。从古代关于命运的信念,到近代决定论的主张(认为人的行为由因果注定,没有真正自由);再到与之相对的自由意志理论,以及20世纪存在主义者对个人选择意义的强烈强调。

通过这些探讨,你将意识到:也许绝对的自由并不存在,但正因为有所限制,我们才更需在有限中追寻自主和超越。对于困惑于人生选择的人来说,这章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帮助我们更清醒地看待何为“自由的人生”。

毫不夸张地说,《艺术:让人成为人》就是一场关于人类自身的深度对话。当合上书卷回望,你或许会惊喜地发现,那个在琐碎忙碌中渐渐迷失的自己,正在人文学的指引下重新被找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街亭之战的失败,破坏了诸葛亮击败曹魏的计划,让许多人都意识到,蜀汉再想通过北伐来击败曹魏几乎不可能,...
原创 张... 1930年冬日的江西龙冈,一场改变历史的战役悄然打响,国军中将师长张辉瓒被红军擒获。 消息传到国民党...
这里的仿古瓷器年售100亿:谁... 很多收藏界的朋友们大概对瓷器造假都不陌生。虽然有人说瓷器没有真假之分,只有老旧新仿之别。那其实不管是...
“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走了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陈若茜 澎湃新闻获悉,知名古陶瓷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
7.8吨冷冻猪脚“失踪”疑云:...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7.8吨冷冻猪脚,从广西南宁出发,原本应该运往广东佛山,缘何“南辕北辙”千多公里...
陶瓷企业通过报关系统降低错误率... 一、陶瓷企业通过报关系统降低错误率? 确认软件是否内置海关常见退单原因库,并提供修正建议。 二、江西...
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耿宝昌逝...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故宫博物院10日晚间发布讣告,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耿宝昌先...
全省唯一!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睡... 人民网成都11月10日电 (赵祖乐、实习生仲梓楠)近日,四川省首届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赛颁奖典礼暨...
原创 诸... 现代的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讲的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开始布置七星灯阵法,...
汉堡王中国业务易主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汉堡王中国业务出售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11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