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作者: 阿比盖尔·威廉姆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
译者: 何芊
出版年: 2021-11-1
页数: 384
定价: 72
装帧: 平装
丛书: 社会文化史译丛
内容简介
在十八世纪的英国,由于印刷业的蓬勃发展,书籍成为自我提升、家庭娱乐和邻里社交的重要工具。《以书会友: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聚焦十八世纪英国中产阶层的阅读生活,关注他们如何获取并阅读书籍,阅读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以及大众阅读偏好与书籍出版甚至是文学体裁发展间的互动。作者用文学性的笔触,重现了十八世纪的阅读场景,进而使我们窥见当时的社会心态与文化风尚。《以书会友: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入选《华盛顿邮报》50本“受欢迎的非虚构图书”,是一本优秀的、有深度的书籍史著作。
作者简介
阿比盖尔·威廉姆斯(Abigail Williams),历史学者,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十八世纪历史。著有《诗歌与辉格派文学文化的创造》。
目录
引 言 家中装点 1
第一章 如何阅读 15
学习朗读:以布道为样板 16
阅读与演说行业 20
世俗演说 29
家中的演说 32
第二章 朗读与交际 47
在家还是出门?47
家中娱乐的优点 51
美德与展示 57
获得注视 61
读书的空间 67
读书与闲暇 80
第三章 使用书籍 88
可读性 95
读书习惯 100
分开读书?114
朗读的准备 119
得体合宜 122
第四章 获取读物 131
渠道与阶层 136
新的读者 144
仆役 145
地域便利 150
学习小站 152
社交性交流 169
第五章 家中的诗文 175
札记与汇编 177
印行的札记 189
演说与抱负,美德和价值观 196
诗文与美德 206
消烦解忧 210
文雅与粗俗 215
分享乐趣 219
第六章 戏剧与朗诵 225
演还是不演 225
莎士比亚与家庭 231
删减莎士比亚 239
戏剧节选 244
私排戏剧 253
道德伦理与私家戏剧 260
在布罗金亭炫耀 263
第七章 小说的世界 270
小说的兴起 271
朗读的道德 279
情感与表露 284
角色与扮演:演绎他人 290
小说与自我 294
小说的时尚:共享一刻 298
插曲与片刻 302
短篇形式 308
第八章 虔敬与知识 315
家中的信仰 316
好的谈吐 331
文雅的科学 343
交谈中的知识 353
尾 声 364
索 引 368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质性研究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2024年7月26-28日;线下)、第二期(2024年8月16-18日;线下)、第三期(2024年12月7-16日;线上)、第四期(2025年3月7-9日;线上)、第五期(2025年7月25-27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5年12月下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六期(线上)。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学科交流与深度对话的学术平台,探索质性研究在多元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碰撞与方法互鉴,研修班旨在推动不同领域质性研究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无论您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还是对质性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实务工作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多元学科视角下质性研究的丰富内涵,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提升研究能力与学术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一期(2025年7月11-13日;线上线下同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6年1月上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二期(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