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不能让“孤独的树”很受伤 发展乡村旅游缺少资金支持 乡村旅游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创始人
2025-03-26 06:02:18
0

王志顺

3月24日,多名网友称安徽池州的拍照打卡点“孤独的树”被农户砍掉了树枝。据了解,这棵树生长在庄稼田里,周围是广阔的田野,独此一棵立于其间,被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称为“孤独的树”。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树边的庄稼地遭到了踩踏。网传视频显示,昨天傍晚,有农户爬上这棵树砍掉了树枝。(3月25日极目新闻)

“孤独的树”终究没能逃脱被砍掉树枝的命运。这棵生长在农田中央的树,曾因遗世独立的姿态成为游客镜头中的诗意符号,却因打卡者肆意踩踏周边庄稼,被农户挥刀砍断枝干。一场看似“树与庄稼”的对立,实则是流量裹挟下的失序狂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管理的长期缺位、平台的推波助澜,让一棵树成了“替罪羊”。

这棵树的命运充满讽刺意味。它被游客赋予“孤独”的浪漫意象,这份“孤独”源于其作为农田守护者的本质。树的背后,是农户春种秋收的生存逻辑,是庄稼不容践踏的原则。然而,当游客举着“发现美景”的旗帜闯入农田,当社交平台将此地标定为“出片胜地”,树的景观价值便被无限放大,而它所在的土地却被忽视。农户的庄稼反复遭踩踏,经济收入受损,沟通无门,最终选择砍掉这棵树。这从表面看是个别农户与游客的冲突,实则是乡村社会在网红经济冲击下的被动失守——没有规则约束的流量,终将化作掠夺的洪流。

整个事件中,比砍树更值得警惕的,是各方对游客“越界”行为的麻木和纵容。游客的镜头里只有构图和滤镜,却看不见脚下倒伏的秧苗;社交平台追逐打卡热点带来的流量,却不曾提及农田对村民的重要性。游客的行为侵犯了村民的权利,而在缺少必要提醒和约束的情况下,这种行为会一点点将村民逼至墙角,最终让这棵树被迫承担起阻断矛盾的功能。

类似的剧情并不陌生。从游客在青海“网红公路”拍照引发车祸,到杭州稻田遭踩踏拍摄,再到各地村民被迫在景观周围拉起“铁丝网”,都与公共利益与私人权益的界限未被严肃划定有关。自然景观一旦被流量“封神”,便仿佛自动获得了“被观赏”的豁免权,这种认知导致一些游客在无形之中践踏了当地村民的权利。游客的“审美权”不能覆盖农户的“生存权”,平台的“种草自由”也不能越过现实的“产权边界”。

破解困局,需要一场从观念到规则的重构。地方政府应当及时对网红景观进行属性评估——若农田中的树具备公共价值,就应通过生态补偿、利益分成等机制与农户达成共赢,而非让农户独自承受游客涌入的负外部性。平台需要在流量推送中明确标注土地性质、文明规范,用算法伦理遏制破坏性打卡。游客则应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诗与远方”从来不是无节制的侵占,对农田的敬畏之心,理应重于对朋友圈点赞的追逐。一棵树的倒下,若能换来对“越界”行为的系统性纠偏,或许能让我们在未来少一些“孤独的树”,多一些“共生的风景”。

砍树容易种树难,但比物理重建更迫切的是重建规则与敬畏。乡村的田野可以包容游客的驻足,却经不起无限度的劫掠;农户的忍耐可以暂时维系表面平静,却无法掩盖深层矛盾。唯有让规则站在守护弱者的方向,给流量戴上文明的辔头,才能避免每一处被发现的风景都走向被损害的终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安史之乱被视为大唐盛世转衰的关键事件,若不是名将郭子仪挺身而出,凭借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力挽狂澜,唐朝的...
原创 为... 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绝对不能拿来作为赌博的筹码,因为一个国家承载着数以亿计的百姓的生计与未来。因此,...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常有一句戏言:“智商打击”。这句话的意思是,关于中国历史的种种“离谱言论”不断涌...
原创 三... 东吴的崛起离不开孙坚的辛勤努力与冒险精神。那么,孙坚究竟是如何从一位普通的地方武将,发展成东吴的奠基...
原创 “... 历史开讲 大家好,我是猫叔儿,喜欢人文历史。今天换个角度,带大家一起重新解读一些历史故事。如果你喜欢...
原创 立...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虽然是一个小国,但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可令人诧异的是,近年来立陶...
原创 他... 1947年12月,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何以祥结束了金刚寺战斗后,因健康原因离开了前线,前往后方休...
原创 吕...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不仅攸关欧洲的安全事务,台湾岛内更是对此风声鹤唳,“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
被慈禧“按名查腐”的清末奇书 晚清有部奇书,竟然被慈禧拿来当成了惩办官员的黑名单——“慈禧太后索阅是书,按名调查,官吏有因以获咎者...
原创 吕... 01 吕布的第一个认干爹的人是丁原。 那么,吕布为什么会认丁原为干爹?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丁原愿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