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变现实 无锡拈花湾解锁“文旅+科技”新高度 ai变现实 灵山小镇拈花湾沉浸式文旅
创始人
2025-03-22 13:01:56
0



今年春节前夕,江苏无锡拈花湾一条AI创意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视频里,借助无人机、烟花秀与禅意建筑虚实结合,一指点亮拈花湾、漫天烟花绽放的画面惊艳世界,不少网友直呼:真想亲眼目睹这一壮观景象。3月21日,视频中“拈花一指点塔”“蓝莲花开”等震撼画面,从数字世界破屏而出,在拈花湾景区转化为实景演绎。传统地标建筑拈花塔同步焕新升级,“璀璨双塔”解锁文旅产业演艺新体验。‌


“拈花一指点塔”破屏而出,在拈花湾景区转化为实景演绎

夜幕下的无锡拈花湾最为迷人。3月21日夜晚,伴随着‌禅音乐声响起,一座参照拈花塔肌理、高24.75米的AI塔在暮色中亮灯。塔身周边水雾幻化为立体画卷,各种场景随音乐节奏流转。随后15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塔为轴在夜空中化为一道时空之环。拈花一指从夜空中缓缓降下,就在指尖触达塔尖的刹那,塔顶绽放出蓝莲花焰,蓝色焰火如星河般倾泻而下,与地面升腾的银色烟花交相呼应,虚实交融的视频在这一刻化为观众眼中实实在在的场景。来自上海的吴女士举着手机录制了十几分钟的视频,“不舍得结束录制,感觉每一秒都有惊喜”。据悉,自3月21日起,AI塔将进入常态化演出模式。


拈花塔焕新升级

作为拈花湾景区的传统地标建筑,一直以唐风宋韵为骨、以光影窕阁为貌的拈花塔也迎来焕新升级。拈花塔在当天被自贡非遗花灯装点一新,数盏流光自塔檐垂落,朱红宫灯悬于飞角,青莲纱灯绕柱轻旋,四层塔身次第绽放出数十朵幻彩光影,一幅凝聚非遗匠心的立体画卷在渐渐展开。

拈花湾景区相关负责人透露,AI塔运用多项技术,实现了艺术、光影、无人机与烟花的协同。为确保1500架无人机与塔体灯光、雾森、水帘等设备达成精准配合,景区通过边缘计算、无人机编队控制等技术,将“拈花一指点塔”的禅意意象转化为可编程的触发指令链,实现无人机编队、水幕投影与烟火绽放的跨媒介叙事,打造文化符号的数字化再生。

同时拈花湾还开创了“建筑即舞台”的演艺新模式,以“莲花”“拈花一指”等超越语言、承载着美好祝愿的文化符号,实现尖端科技与东方美学的兼容,着力打造中国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向世界传递中国科技文旅的国际化新名片。

“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更是助力文化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重要抓手。”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介绍。今年两会期间,吴国平提交建议,鼓励文旅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或向科技型文旅企业转型,同时加速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在拈花湾的文旅实践中,科技赋能产业升级随处可见。早在2020年,景区就采用了高流明激光投影和全息数字影像技术打造了“拈花一笑”科技文旅融合旅游新场景。去年新推出的“拈花湾I号智能游船”,是国内首个定制无人驾驶智能游船。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实时姿态状态”的融合感知方案,为游客打造了一个科技赋能与文化结合的“水上新空间”。而进园必备的拈花码则以小程序形式,融入 AIGC 技术一键生图,实现个性化的打卡,同时内置提醒游客观演、智慧个性化导航等,提升游客体验的便捷性。

原标题:《AI变现实 无锡拈花湾解锁“文旅+科技”新高度》

栏目编辑:吕倩雯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黄于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大富翁,他的故事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被称为“布衣财神”。根据历史资料显示,沈万三靠...
原创 宋...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赵匡胤 所作的《咏初日》,其实就是在表达自己统一天下的理想。 ...
原创 朱... 释来复,在元朝曾做过翰林学士,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释来复感觉到大元朝末日来临,就辞官当了和尚...
原创 蒋... 作为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蒋介石由此发家已经成为共识,国军高层将领多是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的学生,我国十...
原创 揭... 辛辛苦苦工作一整年,等了又等了,终于等到了年终奖,年终岁末最流行的就是晒年终奖了,往往是看完别人的年...
原创 朱... 中国这么多皇帝,被议论多的,惹来了无数话题的就是朱元璋了。他是明朝开国皇帝,算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很...
原创 诸... 诸葛亮在三国中仿佛神一般,帮助刘备从一无所有实现三分天下,成为三国三大霸主之一,但所谓“人无完人”,...
原创 1... 1971年10月25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牢记的日子。 当日,联合国代表们对是否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进...
原创 大...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帝国,都城定在南京。 为什么大明定都南京,而不是南方其它城市,或者说...
原创 袁... 四代司空倚世劳,可嗟不肖事奸豪。袁术字公路,出身于汝南袁氏名门世家,家庭背景雄厚,家族中四世有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