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月亮的旅行 上海天文馆里过中秋 追着月亮的旅行 追着月亮去旅行
创始人
2025-10-05 08:01:07
0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众多传承悠久的节日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就是赏月。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驱动文化创新,人们过节赏月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在上海,天文馆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打造出穿越时空的“月球漫步”;在江西宜春,连续多年举办的月亮文化节令绿水青山间蕴藏满满“含月量”;在山西介休,古老建筑与满月遥相呼应,营造出独具中式浪漫的赏月“氛围感”……一趟趟“追着月亮的旅行”,折射出欣欣向荣的假日旅游市场,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见证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动。

又是一年中秋到。在这个仰望星空、寄托情思的传统节日,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启全新体验模式——当诗意望月遇见天文科技,一场穿越时空的宇宙漫游在这里上演。



上海天文馆“家园”展区的地球和月球模型。 高千峻摄(人民视觉)

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主任李岩松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上海天文馆推出一系列月亮主题的观测活动。在馆外公共区域,专业望远镜前观者如织,大家有序排起长队。“这项免费体验活动延续上海天文馆的公益传统,致力于让天文科普走出场馆,融入大众生活。短短几分钟,观众就能通过望远镜看清月球的环形山,过一个‘看清月亮’的中秋。”李岩松说。

想要获得深度体验,观众可以参加馆内“邂逅星空”沉浸式全馆夜探研学活动。在这里,观众通过“观星指南”天文课程学习观星赏月,还能在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感受光影与声音交织下的视听盛宴。

假如是白天到馆,游客也能获得特别的“赏月”体验。天象厅推出中秋主题活动,利用高精度光学天象仪和投影仪,在室内重现上海天文馆所处北纬31度的“秋季星空”。通过专业老师的现场解说,观众能够在这里认识仙后座、仙女座、英仙座、飞马座等星座,感悟“观星授时”的智慧。此外,场馆公共区域开展的“月亮变变变”科普讲座,带领观众探寻月亮阴晴圆缺背后的科学原理;“星韵中秋”天文说书快闪活动中,讲解员化身说书人,通过生动的科普视角,讲述中秋天象背后的奥秘和传说……

新兴技术的运用,更为中秋赏月增添了全新维度。馆内数字实验室推出的“中秋话月”活动,展示从伽利略望远镜时代观测到的月亮到现代望远镜拍摄的清晰月面,观众可以直观感受科技突破带来的变化。对于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上海天文馆推出基于元宇宙设计的“穿越星河”体验项目,观众无论身在何处,只要佩戴VR(虚拟现实)设备,就能穿越到虚拟展区,观看等比例还原的超大月球模型。

“中秋节的内涵在于明月背后蕴含的文化与传统。”李岩松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观众在感受现代科技魅力的同时,共同感悟中华民族千年赏月的情思。”

(记者黄晓慧)

编辑/汪浩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前言 南北朝时期,南陈政权一度强盛,但最终却在陈后主的领导下走向了灭亡。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个曾经辉...
原创 赤... 最近有空又翻阅了一下《三国演义》,突然产生了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想法:为什么刘备会放弃荆州而选择益州呢...
原创 1... 1879年是光绪五年。还是慈禧垂帘。这是一组当时北京的街景老照片,不仅看出当时朝廷的无能,也看出对城...
诗墨相生意更浓——从《上阳台帖... 诗墨相生的人文精神在中国艺术的璀璨星河中熠熠生辉,李白以不朽诗篇光耀千古,被尊为“诗仙”。然而其书法...
川渝台生华彩寻踪:彝乡文化与千... 中新网成都11月16日电 题:川渝台生华彩寻踪:彝乡文化与千年陶艺里寻两岸情缘 作者 王利文 “彝族...
指尖皆可创 非遗传艺记——指尖... 2025年11月15日上午,通辽市图书馆内暖意融融、创意满溢,“指尖皆可创 非遗传艺记——指尖陶艺活...
新书《货币新局》出版 注:2025年10月,《货币新局:国际金融格局重塑与人民币新机遇》一书在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这本书的缘...
原创 历... 伊默尔王朝的崛起 伊默尔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世纪初的德国,当时他们定居在今天的赫塞尔省一带。...
当艺术遇见全运,“艺创全运”新... 11月15日下午,广州迎来了一场艺术与体育交相辉映的文艺盛会,“艺创全运”新大众文艺优秀作品展在广州...
美国大使给中方发来通牒,要求交... 最近,美国驻希腊大使吉尔福伊尔公然要求中国“交出”比雷埃夫斯港的控制权,这一荒谬的要求不仅让人哑口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