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杯红梅碧螺春 苏州茶农以梅花“点睛”春茶
创始人
2025-03-13 20:19:52
0

三月的苏州洞庭东、西山,漫山茶树已抽出嫩绿新芽,茶农们穿梭在晨曦薄雾中,指尖翻飞采摘今春第一捧碧螺春。而在当地的茶园里,茶农们为传统茶香添了新意——将枝头未谢的红梅小心摘下,与窨制好的碧螺红茶混合,任花香与茶香彼此浸润。这一被称作“红梅碧螺春”的创新茶饮,以清冽梅韵点睛春茶,成了今年茶季里的一抹亮色。

3月11日清晨,茶园浮动着淡淡梅香。成片的碧螺春茶树间错落栽种着数十株红梅,玫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沾着露水的茶青更显鲜嫩。“梅花花期短,和碧螺春采摘期重叠不过十来天,这时候采梅入茶,香气最浓。”金庭镇的茶农邹光旗将清晨采下的红梅摊晾在竹匾上,手指轻捻花瓣检查湿度,“花瓣要半干,窨茶时才不会发涩”。

制作“红梅碧螺春”的关键在于窨制。邹光旗将两斤碧螺红茶与一斤新鲜红梅花瓣混合,均匀铺在竹匾上,覆盖纱布后静置在阴凉通风处。“茶叶像海绵,能吸足梅花的甜香。”他解释,窨制需持续一整夜,确保花香均匀渗透。次日清晨开窨时,原本乌润的茶叶已染上淡淡绯色,梅香与茶香交融成一股清冽的蜜韵。

这一灵感源于邹光旗的“突发奇想”。“老一辈常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梅花的香能不能‘留’下来?”他尝试将烘干的梅花拌入茶叶,却发现高温破坏了花香的层次。反复试验后,他改用窨制工艺,让红茶在常温下自然吸附鲜梅的香气,后续再进行烘干,既保留梅花清冷的风味,又不掩盖碧螺春特有的果香。

‌事实上,梅花做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并且在明清时期尤为盛行。明朝刘基在《多能鄙事》中描述了梅花茶的制作过程:在梅花将开时,清晨摘取半开的带蒂花朵,按一层花一层盐铺好,密封后放置阴处。次年取用时,用沸水冲泡,花香四溢,香美异常‌。此外,宋朝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另一种梅花茶的制作方法,使用含苞待放的梅花,以蜡封存,夏月用热水冲泡,花香四溢‌。

不仅在茶园中,记者发现,在以梅花出名的光福香雪海景区,梅花茶也深受市民喜爱。在一家精品菜馆的梅花宴上,以碧螺春、梅花、松实、香橼丝为料做成的三清茶尽显风雅情趣;景区将梅花与茶结合,做成了方便携带的梅花红茶礼盒。“借香不留形,这是梅花茶的精髓所在,将梅花与碧螺春融合,也是巧妙运用了碧螺春自带花果香的特点。”邹光旗说,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工艺,为碧螺春的创新增添新思路。

(编辑:晚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钟欣潼靓丽写真美爆了!不是丰乳... 谈到“阿娇”钟欣潼,大家一定想起TWINS那位甜美靓丽的女星,她不仅跟蔡卓妍能唱能跳,还主演过《爱比...
纪录电影《百年程派》首映,结合... 11月9日,纪录电影《百年程派》在中国电影诞生地北京大观楼影城举行首映礼。这部为纪念京剧大师程砚秋诞...
南海首发艺术指数:透视文艺“能... 11月9日,北京清华文创论坛,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以“人文经济理论内涵与南...
男子开车撞倒人,下车一看竟是自... 当地时间11月8日晚,日本三重县发生一起车祸。一名86岁的老人被发现倒在道路上,而肇事司机竟是其49...
银行App迎来关停潮 11月10日 话题“银行App迎来关停潮” 冲上热搜 引发广泛关注 多家银行宣布关停旗下部分App ...
下雨也要挖,有人跑遍武汉三镇!... “趁下雨过来采摘,香得很。” 11月9日12时, 东西湖区府河河滩, 市民周女士带着两位孙女埋头挖野...
重庆原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出任巴... 区划调整后,重庆市原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履职去向已获披露。 据重庆市巴南区融媒体中心消息,11月10日...
米芾 《南国避中伏》,封面隶书... 米芾平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
从心阅读:心理委员如何用书籍照... 你有没有想过,一本普通的书,能成为照亮他人内心的光? 在文化传播学院的教室里,一场特别的分享会正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