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5茶山日记7|我行其野,飒飒听风
创始人
2025-03-07 13:16:59
0

惊蛰,雷震,风拂,万物动。

一惊,一蛰,一动一静,相互应和。

山中白花、桃花、梨花竞相开放,又到了云南人吃各种花花的季节了。

今天,又开拓了一片山林古茶园的新视野——革登

每年走茶山,老朋友也见见,新朋友也会认识。

就像茶园,连年去的,再见面熟悉感扑面而来;初次见面的,会认真探寻。

初入革登,从村子里到茶园,车子可以走一段厚厚落叶堆积的山道,再往里,就得步行了。路的两旁树荫遮蔽,蕨类植物随处可见。

途经很早之前村子里挑水喝的山水井,现在依旧有水细细的流着。

越往里,茶园出现在林木间。

高的茶树将近有10米,为了方便采茶,主人家搭了杆架子。

走到一个转角处,茶农朋友指着路对面的一片茶园给我们介绍到“这是当年毛主席提倡种茶树时,村民种下的。管理这片茶地的村民有一大份经济来源了。”约摸估算下,这片茶树也有60多年近70年的树龄了,树长得很瓷实。

以前艰苦年代,粮食很紧缺的时候,他们在山里种下了茶树,如今茶叶的需求量增加,茶叶价格上去了,也让这些隐没在深林中的茶树有了市场,种下茶树的人也收获了硕果。

在大部分的茶山,茶叶还是惠及了茶农的。只是随着茶叶市场的饱和,还是有很多茶叶滞销的。

和茶农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也说到“这几年采茶的工人很难找,在倚邦,革登这边,一个工人一天的工钱平均是150元(供吃住),还要包来回的路费。有时候采一天茶叶,像叶子是中小叶的茶树,非常难采,一个人采一天最多也就3公斤了。1公斤干毛茶需要4.5—5公斤鲜叶。去去这些费用,如果卖不出去,那就是妥妥的贴钱了。”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茶农都是土豪,也有很多茶农还在努力。

再往前,路旁大叶斑鸠菊在蕨类植物中绽放,路下面就是茶农朋友家的古茶园了。

整个古茶园被林木环绕,有一棵超古老的大树,一半主干已经枯掉被其它植物寄生,一半主干笔直高耸入云,顶部绿叶葱葱。

不得不感叹,这棵树的生命力是如此的磅礴。

放眼看去,茶园里生长着古树,乔木还有小小的茶树。

地面有厚厚落叶堆积,踩上去咔嚓咔嚓的响。

其中有两棵大古树,明明树根是独立的,但往上一点点,它们的树干却连在了一起,不同根却同枝,如此神奇!

茶农朋友说,有的小茶树是茶果落下来长的,有的小茶树是从大古树的根根发出来的。

还在地上找到了茶果,生命的延续性在此刻得以诠释。

更为神奇的是,同一棵树上,叶子的形状有叶尖如剑的,有叶尖圆圆的,有大,中,小的叶型。真的就是,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

感叹完茶树的神奇,我们回到茶农朋友家,就喝到了刚刚看到这一片茶园去年的茶。

每次走完茶园,再喝一泡所走的这个茶园的茶,那种感觉真是久久不忘,以后回忆都是一种美好。

存放在自己家里的去年的春茶,泡了以后,闻着茶香很干净,说明存放的很好。茶汤是厚实的,整体是蜜甜的,在3泡左右有缕缕清苦,但化的很快,回甘生津也很不错。5/6泡的时候有点气感。到尾段,汤含香里出现了一种山里特有的植物根根的清新香气,比较独特。

喝完,口腔甜润,还有回香。再结合它的生长环境,就能理解它呈现出这样好的口感。

这片茶园去年因为干旱产量不是很高,据茶农朋友说去年古树春茶就做得40公斤干毛茶。今年看了这片茶园,发现即使是前几天下了雨,地上没有太湿润,还是有点干燥的。茶园的湿润度,不仅和森林覆盖率有关,还和它的海拔、周围的水流情况、是否向阳等密不可分。

古茶树只冒出点点的芽头,如果后面下雨,到3月底可能就可以陆续采摘,如果不下雨得等到4月了。

要看天吃饭,所以【风调雨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

茶友们有想要了解的山头吗?

不妨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注意,断交7小时!今晚昆明这里... 记者从五华区红云街道办事处和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获悉,昆明卷烟厂老厂区位于龙泉路的人行天桥将于20...
李煜派人来求和,赵匡胤回了一句... 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原创 逼... 袁崇焕敢私斩毛文龙,是因为毛文龙率兵至登州闹饷,让朝廷有了杀他之念。而毛文龙闹饷的主因,是朝廷停发了...
临平地名故事丨卓门显文踪,长存... 地名,是历史绵延的见证,是城市岁月的印记,是时代发展的标签。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传承它们,区民政局特推出...
南充加快推进南(充)仪(陇)高... 南充,自古就有“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南充紧扣省委赋予的“区...
原创 古...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装的历史电视剧里面,历朝历代的皇帝手里都有传国玉玺,仿佛传国玉玺最终花落谁家,谁...
原创 珍... 作为光绪皇帝最宠爱的皇妃,也作为满清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妃之一,珍妃历来就属于流量满满的历史人物。尤其是...
杜甫、韦应物背后的世家大族,在... 唐代俗语有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为韦、杜两大家族是距离天子最近的大家族。汉唐时期,韦、杜家族...
原创 直... 从2011年发现海昏侯墓以来,至今已经出土了大大小小1万多件珍贵的文物,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其中,在2...
原创 历... 提到谥号为“炀”的皇帝,大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隋炀帝杨广,其实杨广给陈后主陈叔宝上的谥号也是“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