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汉中晚期:青瓷初兴

代表文物:东汉青瓷罐
鉴定方法:釉色呈淡青或青黄色,釉层薄且不均;胎质较粗松,含少量杂质,断面呈灰白色;器型简单,多为日常用器,拉坯工艺不够规整,少见复杂装饰。

二、两晋南北朝:青瓷分化与白瓷诞生
代表文物:越窑青瓷鸡首壶、西晋青釉褐斑盘口壶、北方白瓷碗
鉴定方法:越窑青瓷釉色均匀度提升,呈青绿色,胎质致密;青釉褐斑瓷斑点自然分布,无刻意勾勒痕迹;北方白瓷釉色偏灰白,胎釉结合不够紧密,白度低于后世白瓷。

三、唐代:南青北白三彩并辉
代表文物:越窑秘色青瓷瓶、邢窑白瓷执壶、唐三彩骆驼俑
鉴定方法:越窑青瓷 “如冰似玉”,釉质莹润,胎色浅灰;邢窑白瓷 “类雪似银”,胎质细腻,釉面光洁;唐三彩釉色(黄、绿、白为主)交融自然,无生硬边界,胎体有细小气孔,吸水性较强。

四、宋代:五大名窑争艳
代表文物:定窑白瓷刻花碗、汝窑天青釉盘、官窑粉青釉瓶、哥窑冰裂纹梅瓶、钧窑玫瑰紫釉尊
鉴定方法:定窑白瓷有 “竹丝刷纹”,釉面莹润;汝窑釉色呈 “雨过天青云破处” 的淡青色,开片细密;官窑有 “紫口铁足”(口沿釉薄显胎色,足底露胎呈铁褐色);哥窑具 “金丝铁线”(粗裂纹呈黑色,细裂纹呈金色);钧窑窑变色彩自然过渡,无重复纹路。

五、元代:青花釉里红转折
代表文物: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釉里红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鉴定方法:青花用 “苏麻离青” 料,发色浓艳,有晕散和铁锈斑;釉里红发色浓淡不均,常见 “飞红”(红色晕出纹饰外);胎质粗松含砂,断面有砂眼,器型多高大厚重。

六、明清:鼎盛时期的颜色釉与彩绘瓷
代表文物:明永乐甜白釉梅瓶、清康熙五彩花鸟纹盘、清雍正粉彩过墙梅纹碗
鉴定方法:颜色釉瓷(如甜白釉)釉色纯净温润,无杂色;康熙五彩色彩浓艳,釉面坚硬;雍正粉彩光泽柔和,纹饰细腻;胎质细腻洁白,官窑器款识规整(如永乐 “永乐年制”、康熙 “大清康熙年制”),字体有鲜明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