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十一届 “百名画家画丽江” 系列活动 “引进来” 阶段持续推进,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王雪峰、山东省青年美协副主席孙春龙、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聂松、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高堃四位画家,带领来自保山市、临沧市、德宏州及丽江一区四县等地的30名美术从业者,走进丽江玉龙雪山蓝月谷开展写生创作。“丽江文旅”“丽江群文” 平台同步开启 “画家带你游丽江” 图片视频直播,让全国网友在线感受艺术与山水的融合互动。
写生现场:
山水为卷,笔墨作舟
当日,玉龙雪山被云雾萦绕,于朦胧间透出神秘轮廓;蓝月谷湖水澄澈湛蓝,与远处雪山相映成画。画家们抵达写生点后,迅速沉浸于创作准备:有人俯身贴近湖水,细致记录光线流转下的色彩层次;有人抬头凝望雪山,用手臂虚划丈量云影与山形的构图比例;还有人围坐交流,探讨玉龙雪山的地质风貌与故事传说,为作品积累“生活质感”。
写生过程中,蓝月谷周边成了 “移动画室”:有的画家席地而坐,将画板支在碎石堆上,以笔墨晕染云雾中山峰的写意意境;有的举起手机,对准云浪翻涌的山巅定格细节,为后续创作留存鲜活素材;完成初稿的画家们则围聚在一起,与导师、同伴交流技法,画纸上的墨色山峦与实景中的云雾雪山相映成趣。即便现场偶有嘈杂,创作者们仍全神贯注,力求以笔墨捕捉丽江山水的灵韵。
名家视角:
以 “三画” 传递丽江之美
“‘百名画家画丽江’的意义,在于以笔墨实现‘三重表达’。”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王雪峰在写生间隙分享道,“一是画自然,捕捉丽江山水的壮阔与灵秀;二是画文化,融入这片土地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底蕴;三是画自己,让每位创作者把对丽江的独特感悟,通过笔墨传递出来。”
参与此次活动的德宏州美术家协会理事魏庭芳也感慨:“活动搭建了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让我们能在丽江的实景中创作、切磋。亲眼见、亲手画,才能真正触摸到丽江的‘魂’,这对创作太有帮助了。”
活动纵深:
“引进来 + 走出去”,让丽江之美永续流传
据悉,此次活动由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丽江市文化馆承办,是 “百名画家画丽江” 系列活动 “引进来” 阶段的核心内容。后续,画家们还将前往玉湖村、丽江古城等丽江特色地标继续写生。此次活动结束后,将开启丽江美术精品巡回展,于今年9月至12月赴保山市、临沧市、德宏州、怒江州展出,以艺术促滇西公共文化协同发展。
这场以笔墨为媒的 “丽江之约”,既让文艺创作深深扎根于生活土壤,也让丽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通过丹青画卷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焕发持久生命力。
文案|周茂玲
编辑|杨政春
统筹|孟 通
初审|汪朝蕊 王顺红 终审|尹亮钦
[微丽江原创]转载请告知并获得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