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中国茶道,滋润天下、洗漱人心
创始人
2025-02-13 20:12:01
0

文|朱青生

《中国茶书》是又一部现代《茶经》。上一部出自唐朝,作者陆羽,距今已逾千年。

《中国茶书》

罗家霖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当今世上茶书极多,少有用上下两卷五万言,说尽与茶相关事,以致一卷在手,诸事皆略知大概。此类图书,陆羽创其始,相隔很多年,终于有了这一部。

在这部茶书中,卷上说茶叶的来源与性质。对每种名茶,辨析其渊源,对比区别,直逼根本,旁及相关衍生茶事,每遇关键之处,都从亲尝亲历的切身体会中落笔。茶叶本是轻物,较量起来也有克敌制胜的当下判别,所以可视此卷为实战之秘诀。卷下说饮茶的文化与影响,涉及与茶相关的文物、仪礼、传说、诗词、书画、思维、想象、品味,以及不可言说之余韵。

茶排于日用七事之末,平常消饮解渴,朝夕相处,遍及百姓之家,本无关于时势兴衰。然而在现代日常之中,茶却被各式饮料取代。新型饮料或惑于流行,或泊自海外,或基于现代知识发展,当代饮食已不再以茶独尊。一群所谓风雅之人多以咖啡酒吧为念,其中或有茶,只做配角,多由西方植物水淬之概念得来,甚至谓“茶”者,亦即以水泡进任何一物所得之饮料也,此乃西风东渐西化之后果也;年青一代备受现代快餐之影响,时间所迫,简食相逼,狼吞虎咽,所谓茶,也不过是迅速助以吞咽饭食之津唾,此乃现代化之必然也。饮茶之事,可以追古寻源,已成着意为之的传统文化之一途,平常却又不同于平常也。

茶叶之用由中国而流布海外,然而关于茶的文化未必全在中国。日本茶道借茶以调节人心,寄托禅意,由茶起而不仅限于茶,虽源于中土,却在庭园孤松之下、明月清风之间,与回味与开掘相依,把茶道带上超绝的道路。而中国的茶道,有沉潜博大之士,一意复兴茶之文化,而茶叶产地,已经开始兴建茶叶博物馆,茶事复兴有望。

这部茶书以中国茶汤本质的朴实深入来对应日本茶道的宽泛,说到沉痛处,也只能回忆往日之辉煌:“君不见,中国人手中那杯持捧了千年的茶,正是因为经历了长久苦难的沉淀,才于芬芳中愈得唐时的浪漫、宋时的礼仪和明时的精简。”千年的中国茶道,未必只重茶汤,其与天道、人心之间的若即若离,仪式之隆重,方法之精致,虽一时难以尽皆恢复,如能追溯茶道之中国本源,参以世界各国茶习及饮仪,出入增减,必能重建规矩。我以为,茶正在经历现代转换,希望借此化出滋润天下、洗漱人心的芳流。

茶叶引用成长于中国,乃出于天地之际会。茶之制作初始完功于中国,乃出于人民性格和生活之必需。茶之精微广大成其为文化于中国,乃与中国文化相始终。茶文化在现代化之际,虽可以回顾已有茶之已有成就,更应让人们在饮茶中竭尽创造,使得饮茶成为人们脱离传统规范、走向自身自觉的一种“无有存在”。一杯茶,何必非有茶?会当茶香杳绕,茶汤安然,茶味荡涤,茶意翻飞,天地之心会在水中凝聚而归于沉寂,再化作无垠,直接波涛万顷,汪洋恣肆,剔透洞穿之后,毕竟,洗尽滋味,犹留得只是一瓢白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师... 一师长打了败仗,被司令痛骂,他说:骂够了没?我们还饿着肚子呢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让中国...
原创 秦... 在秦汉时期,辽阔的北方边疆上,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正悄然上演。在这片被战火和风沙交织的土地上,秦汉两...
原创 康... 【前言】 清朝嘛,因为是少数民族掌权,所以排外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几百年里,汉族官员们可就没那么吃香了...
闽北革命人物(第14期)| 黄... 黄可英(1909—1934),福建省沙县人,闽北革命根据地建(瓯)松(溪)政(和)地区党的早期领导者...
原创 同... 引言:说到朱元璋,那么肯定就绕不开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智士猛将了。朱元璋手下的猛将有很多,这里我就不...
党史百年天天读 ·7月22日 重要论述 1945年7月22日 毛泽东致电王震、王首道。电报提出争取时间在粤北湘南创立五岭根据地,指...
原创 水... 总有人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和陈明仁,在归降我党后受到的工作待遇截然不同? 一个为国家...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关... 深夜的荆州城外,月色朦胧,远处的战鼓隐隐传来。城墙上,守军紧张地注视着远方,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紧张气...
原创 玄... 李建成真的像影视剧中塑造的那么无能吗?真实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历史可以分四个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