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疯子”王近山:神头岭一战让日寇收尸2天,把冈村宁次气吐血
创始人
2025-07-08 21:33:00
0

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8年3月,八路军772团在神头岭路北,和日寇展开了一场闪电伏击战。

在副团长的带领下,敌人以2200人的伤亡落败,连收尸都收了整整两天。

而带领772团赢得胜利的副团长,正是《亮剑》“李云龙”原型、以疯著称的王近山将军。

闪电伏击 攻其不备

日军为何会突然现身神头岭,还要从1938年2月中旬开始说起。那时,为配合津浦线的军队作战,日军总部派出第14、第16、第108和第109师共3万余人,兵分多路从平汉、道清等铁路线进攻。旨在借此入侵进晋西南地区,加速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

为阻止日军进入晋西南地区,八路军总部向129师发出急令,要求他们尽快赶至山西东南,实施阻敌作战计划。彼时刘伯承和邓小平所领导的129师本来正在正太线开展游击战术,收到总部命令后,于3月8日快马加鞭赶到囊恒以北的下良镇、西营一带,为开战做战前准备。

这次的进攻主要是由陈赓来掌舵的,通过周密的侦察,他和刘伯承等领导拟定出“寻敌弱点 ,诱敌深入,聚而击之”的作战方针。邯长公路是日军运输补给的交通线,黎城更是敌军第108团的兵站基地,几乎整个平汉线都有日军的重兵把守。

在这样的前提下,八路军129师的各领导都一致认定,在神头村地区展开伏击战是歼灭敌人最稳妥的策略。3月16日,129师各部陆续抵达神头村,王近山负责带领772团在神头村西侧和1187高地埋伏,利用国民党修筑的旧工事伪装隐蔽。

作为这场伏击战的主力军,王近山的772团首要任务是瞅准合适的机会,破坏架在浊漳河上的大桥。这是两岸敌人到神头村的必经之路,只要让这里作废,那群日军届时再想搬救兵也没法如愿。16日傍晚,眼见时机已然成熟,王近山也带着772团悄悄将日军包围了起来。

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响彻天际,打破了神头岭久违的寂静。方才还风平浪静的山头瞬间围满了八路军战士,在王近山的带领下呼啸而来,打得敌人方寸大乱。这伙日军压根儿来不及作反应就被撂倒一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对战他们的人,是以“疯”著称的王近山呢!

神头岭伏击战,发起的也快,结束的也十分快。胜负毫无悬念,772团以微小伤亡歼灭日军2200人,整个山头都堆满了日军的尸体。据说,战后负责来收尸的日本士兵看到自家人尸横遍野的景象时,人都差点被吓傻,花了两天才清完尸体。战后,陈赓如此评价王近山:

“王近山的‘疯’不是真疯,那是一种拼劲!”

事实也确实如此,整个八路军里,王近山的疯劲儿是人尽皆知的。每逢作战,但凡中央领导碰上硬仗,首要人选必定是王近山。别看王近山外表朴实憨厚,真到了战场上,那杀伐果断的气势总能吓退敌人,带领部队取得战斗的胜利。

重创敌军 立下奇功

王近山打仗一向有个特点,那就是“快、准、狠”,这点在他参与的无数场战斗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战场上的王近山虽然像个“疯子”,但也会讲究策略和技巧。比如1943年10月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就是很好的例子。

彼时,由于蒋介石阴谋对我军陕甘宁边区发动突袭,王近山奉中央命令正带着386旅第16团,在延安负责党中央的干部和家属转移工作。然而,去延安的路上免不了还会遇上日军,为避免伤亡,陈赓特别叮嘱王近山,非必要情况下不要开战,一切以转移工作优先。

王近山嘴上虽然答应了,但内心却另有想法。他先是带着所有人乔装打扮成老百姓,从同蒲路和汾河的两道封锁线后,于10月下旬顺利抵达洪洞县附近的韩略村。刚一到地方,王近山就直接丢掉了老首长“非必要不作战”的指示,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备战工作。

王近山之所以不肯再往前行进,是因为通过观察,他认为韩略村是偷袭敌人的绝佳伏击战场。这里地势复杂险要,有很多视线死角,隐蔽作战不成问题。而且,日军也没少往这里派军驻守,要是能趁机将这伙敌人按在韩略村暴揍一顿,岂不是能狠狠挫一波敌方锐气?

说干就干,王近山很快就给战士们分配好了任务,有的负责去侦察,有的则留在八路军驻地附近警戒,仅用了一晚上便全部安排妥当。果不其然,10月23日一大早,天色刚亮起鱼肚白,一伙日军乘坐汽车进入了韩略村。见敌人已经入套,王近山大手一挥,果断下令:

“同志们,20分钟内解决战斗,速战速决!”

对于这场战斗,王近山本人是胜券在握的。毕竟这伙日军才一两百人,和王近山的1000多人比堪比鸡蛋碰石头,显然不占上风。但敌人也不是愿原地挨打的傻子,看到我军战士四面八方的涌过来,在慌乱一阵后也拿起了刺刀和枪开始了反击。

虽然这伙日军确实有一点军事素养,可他们全是各自为战,阵势完全一片散沙。敌人不仅没能对我军造成实质性伤害,反而挨个被送上了西天。一番激战后,日军除了有三人侥幸逃脱外,其余人悉数被歼。而从王近山部发起进攻到结束,全程却仅用了3小时不到。

秉持着“见好就收”的不恋战原则,韩略村的战斗结束不久,王近山就带着部队继续转移。但他并不知道的是,另一边的日军驻华北方面司令部里,总司令冈村宁次早已气得七窍生烟。这个秃头老儿一边拍着桌子,一边暴跳如雷的怒骂手下:

“混账!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吃掉这股共军!”

冈村宁次为什么这么大火气?原来,王近山消灭的那群日军可不是一般的日军,而是一支由日军军官组成的“实战观摩团”。团里面既有少将旅团长,还有6个大佐联队长,成员清一色都是日军各部的高级将领。这样的团队在韩略村被王近山全歼了,冈村宁次能不火大?

于是,冈村宁次坚定地认为,一定是日伪军内部出了叛徒,才害得“实战观摩团”全员在韩略村毙命。他先是将原地69师团中将师团长清水踢出部队,紧接着又亲率3000日军杀回韩略村,没想到竟扑了个空。王近山率部抵达延安后,毛主席激动万分的握着他的手说:

“我早就说嘛,红四方面军的王疯子现在成了‘吴下阿蒙’,了不起呀!”

红军猛将 铁血善战

王近山原名王文善,1930年,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色风暴吹进大别山时,15岁的他为表明志向,毅然改名“王近山”,并在第二年顺利加入工农红军。当连长的时候,王近山抱着敌人滚下悬崖本打算同归于尽,结果未能“光荣”。从那以后,他便有了“王疯子”的外号。

整个红军革命时期,王近山几乎都是在徐向前元帅的指挥下度过的。从营长到团长,只要遇到了棘手危急的战况,王近山总会身先士卒的冲在最前面。1933年秋,红四军同四川军阀刘湘对战,王近山作为红28团团长亲自带头冲锋,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成功拿下胜利。

这场防御战并不是结束,1934年夏,随着红四军全面展开反攻,王近山的28团也再次出征。虽然不慎误入“傻儿师长”范绍曾部,但王近山依旧镇定自若,带着残部从敌人整整一个旅的包围中挥刀杀出一条血路。将军临危不乱之勇,实在令人叹服。

战场上,王近山虽然是敢打硬仗恶仗的“常胜将军”,但也有过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1935年4月,红四军和川军在江油激战数日,由于红四军防守阵地失守,本来是预备团的28团临危受命,被紧急派去前线发起反冲锋。

王近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提着大刀就率部冲进了敌人的枪林弹雨。由于疏忽,敌人的子弹打中了他的胸部,当即就让王近山陷入了昏迷。徐向前见爱将受伤大惊失色,当即就亲自上前查看王近山的情况。没成想,王近山刚清醒过来,便对守在身边的战士焦急的说:

“快,快把我抬到红旗下……我王近山只要还在阵地上,敌人就一步也别想靠近!”

就这样,虚弱的王近山又撑着身体回到了我军阵地的红旗下,继续指挥28团作战。由于后来头部也中了一弹,徐向前为保住爱将生命,这才将王近山抬下了阵地。这位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虎将,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疯劲儿”,无怪乎后来刘伯承会说:

“一人投命,足惧万夫。我们共产党人,就应该有近山同志身上那股不要命的疯劲!”

江油的作战结束后不久,王近山就随红军踏上了长征。1936年10月,他作为红四军第十师副师长率部北上到达甘肃会宁,并指挥参与了山城堡战斗。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近山被调至刘伯承和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那里,他得到了极为宝贵的历练。

王近山在军中的“拼命三郎”美名,刘伯承早有耳闻,他十分欣赏徐向前元帅的这名爱将。不过在刘伯承看来,一个合格的将领既要有敢打恶仗的魄力,也要学会运用谋略以智取胜。在128师团以上的干部会议中,刘伯承语重心长的这样教导“王疯子”王近山:

“指挥员还要发号施令,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光有吕布之勇、夏侯之猛还远远不够,必须有子房(张良)之谋,孔明之智。”

王近山记住了,下定决心成为八路军中的“吕蒙”。从那以后,每逢休战间隙,他总会跑到刘伯承那里借学习资料,请教军事策略方面的问题。多亏了刘伯承师长的指点,王近山蜕变为智勇双全的“吴下阿蒙”,并赢得了被朱老总称赞为“小型模范战役”襄阳战役的胜利。

襄阳战役发生于1948年7月,当时刘邓大军准备兵分多路进攻襄阳,没想到蒋介石这边也早有准备。特务头子康泽亲自坐镇,在山头大量修筑防御工事。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刘伯承派出王近山带6纵出兵,结果王近山仅用了一个星期,便毫无阻力的攻下了襄阳城。

王近山拿下的这场胜利,为后续我军解放鄂西北重镇襄阳打下了坚实基础,可谓居功甚伟。当年的蒙古人花了五年都攻不下来的城池,王近山却独辟蹊径,用“撇山攻城”的方案轻松将襄阳收入囊中。能征善战这四个字用来形容王近山,可谓再合适不过了。

“我这个人别的不会干,打仗是我的本行。”

除了参与抗战和解放战争外,王近山还曾参与过抗美援朝,在上甘岭战役中有着不俗的表现。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后因生活做风问题被开除党籍,直至1969年才重新复出担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于南京逝世,年仅63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事实上,老十胤的爵位不仅比老九要高,在整个八爷党中,胤的爵位也是最高的。就清朝来说,爵位最高的是亲王...
原创 唐... 前言 在唐朝,有一位默默无闻的“补锅匠”,他没有高贵的身份,也没有显赫的家世,只是靠着一双勤劳的手,...
原创 美... 前言: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成长,那么就一定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历史,明白过去自己有什么问题,才能更好地去...
原创 中... 中共八大上,毛主席和少奇同志得票高,第三位是谁?并不是周总理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进...
内蒙古考古发掘二长渠墓群 为北...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5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近日,为配合内蒙古准...
原创 志... 三国演义是古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品,作为古代文学作品的巅峰代表,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更是成...
原创 新...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桃园三结义,刘备、张飞、关羽的名字,让人耳熟能详,为他们的故事感动流泪或者是让...
原创 如... 在古代的时候,皇位的继承都是非常有顺序的,一般都是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要是没有嫡长子就是长子,但是历...
原创 为...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台湾歌手张信哲向上海博物馆捐赠... 中新网上海7月24日电 (记者 王笈)台湾歌手张信哲向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捐赠的12件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