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ysa Hill ruins / 知识共享
种族灭绝通常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特征。这完全是不正确的。
杰拉德·穆利根
种族灭绝通常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特征。
这种看法很大程度上源于 20 世纪中叶纳粹占领的欧洲部分地区发生的可怕事件。然而,古代世界也存在一些可能被视为种族灭绝的情况。从历史角度考虑种族灭绝时,有必要首先问种族灭绝究竟是什么?这个概念是大多数人可以同意确实发生过,但仍然很难精确定义的。
这个词本身最早是由波兰作家拉斐尔·莱姆金 (Raphael Lemkin) (1900-1959) 于公元 1944 年创造的,他将希腊语中意为种族或部落的“geno-”与拉丁语中意为杀戮的“-cide”相结合来构建这个词。种族灭绝的现代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 Lemkin 的工作,他在东欧青年时期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抵抗战士对抗德国军队时发展了他的思想(Elder 2005;McDonnell 和 Moses 2005)。在他于公元 1944 年发表的重要著作《Axis Rule in Occupied Europe》中 ,莱姆金将种族灭绝描述为“旨在摧毁民族群体生活的基本基础的不同行动的协调计划,目的是消灭群体本身”(Jones 2006:10-11)。阐述种族灭绝的现代法律概念的第二大有影响力的文件是 1948 年联合国通过的《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其中公约第二条将灭绝种族罪定义为“意图全部或部分摧毁一个民族、族裔、种族或宗教群体”。
对这两部里程碑式著作所定义的种族灭绝的精确解释,自那以来一直被学者们广泛争论。然而,可以观察到,将某一事件视为种族灭绝需要两个主要要素,即:加害者有明确的实施行动的意图,以及特定政治、社会或文化群体的毁灭结果。牢记这一点,可能可以在古代世界识别出两种可能的种族灭绝案例:公元前 146 年罗马毁灭迦太基和公元前 416 年雅典在墨洛斯的大屠杀。
迦太基古墓群的一角(今突尼斯)。该墓群约在公元前 4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间使用,墓碑通常竖立在死者火化遗骸的瓮上。/ 照片由 Dennis Jarvis 拍摄,Flickr,知识共享许可
迦太基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非洲,大致相当于现代突尼斯市的位置,距离罗马约 400 英里。迦太基毁灭的主要史料来源是历史学家阿庇安和波利比乌斯。迦太基最初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地。与通过征服邻国扩张的罗马帝国不同,迦太基是通过与北方远至不列颠、南方远至非洲现代加蓬地区建立贸易联系而发展起来的(布劳德尔,2001:218)。迦太基的腓尼基起源意味着这座城市在多个方面与罗马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其政府更具公开的贵族性质,而非所谓的民主罗马;其宗教对罗马人来说是一个神秘莫测的谜团;其整体生活观则受到希腊东方和非洲双重影响(布劳德尔,2001)。
罗马和迦太基发展成为地中海两岸的真正超级大国,因此他们之间发生战争或许在所难免。这场战争发生在三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使用拉丁语 Punicus 一词来指代迦太基人的腓尼基血统,这场战争始于公元前 264 年,终于公元前 146 年迦太基的毁灭。第一次和第二次布匿战争使罗马控制了西西里、西班牙和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区。第三次布匿战争于公元前 149 年爆发,当时迦太基对现代阿尔及利亚的努米底亚王国发动了灾难性的入侵。公元前 149 年,作为对这场战争的回应,一支由年轻阿非利加努斯指挥的大规模罗马军队登陆非洲,开始围攻这座城市。起初,迦太基人试图与罗马人讲和,罗马人宣布了一系列困难的条件要求他们履行。罗马最初要求提供人质,并将全城的武器交出。当所有这些要求都得到满足后,罗马下令拆毁这座城市,并在更内陆的地方重建。 此时,迦太基人背水一战,别无选择,只能战斗。
尽管罗马军力占优,该城仍坚持了三年之久,直至公元前146年,防御最终崩溃,罗马军蜂拥而入。城内居民被纪律严明的军团屠杀,军团逐户清剿。洛伊德(1977:178)认为该城人口可能高达20万,而布罗代尔(2001:225)则估计人口约为10万人。即便按此较低数字,城内屠杀规模也极为巨大,在当时欧洲历史上可能前所未有。幸存者(人数可能在3万至5万之间)被卖为奴隶。根据罗马直接命令,该城随后被纵火焚烧,十日之后,石块被逐一拆毁。波利比乌斯在其《历史》第三十八卷第3至11章中记载,迦太基人的毁灭是迅速而彻底的,以至于没有迦太基人留下表达悔恨之情。
对那些拒绝投降的城市邦的所有居民进行屠杀在古代世界相当频繁,因此需要仔细考察将这一特定事件标签为种族灭绝的必要性。在此案例中,一个关键要素——也符合拉姆金对种族灭绝的概念——是罗马明显打算摧毁迦太基及其人民和文化,无论怎样。这种潜在目标可以在战争爆发前罗马对迦太基提出越来越难以满足的要求中看出。当迦太基无法现实地满足这些要求时,这为罗马人提供了采取行动的合法借口。此外,在罗马的统治精英和民众中,有一种感觉,即必须摧毁迦太基以保障罗马的政治和文化霸权。这最好由罗马政治家老卡托的个人座右铭 Carthago delenda est 总结,意为“迦太基必须被摧毁”,他常用它来结束所有公开演讲(Radice 1973: 85)。
古代米洛的硫磺矿 / 照片由 Zde 拍摄, 维基共享资源
另一次国家支持的种族灭绝事件可能出现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雅典帝国在公元前416年对斯巴达的长期战争中摧毁了希腊岛城邦和文明——墨洛斯。这场战争遍及整个希腊世界,当代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将其视为一场具有世界意义的大战。公元前416年夏季,在战斗间歇期间,雅典将注意力转向附近的墨洛斯岛,该岛居民尽管声称是斯巴达殖民地的后裔,但迄今为止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然而雅典人认为他们再也无法容忍爱琴海中一个中立国家的存在,因此派遣代表到该岛要求其投降。
在修昔底德的战争记述中,双方随后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辩论,称为《米利安对话》(Warner 1985)。在这场辩论中,雅典人非常坦诚地表明了他们的意图,例如呼吁米利安人投降以“拯救你们的城邦免遭毁灭”。雅典人显然也意识到米利安人在军事力量上远不如他们,称米利安人为“软弱”和“低劣”,并观察到“这不是一场公平的战斗”。在这场漫长的讨论之后,米利安人仍然拒绝投降。Constantakopoulou (2012: 50) 指出,在古代,希腊岛屿(如米洛斯)通常保持着独特的岛屿文化,这些文化非常自豪于他们的独立。修昔底德记载,在拒绝向雅典人投降后,“围城战被激烈展开,由于内部也存在背叛行为,米利安人无条件地向雅典人投降,雅典人处死了所有被俘的成年男性,并将妇女和儿童作为奴隶出售”(Warner 1985: 408)。 迈尔(1999:524-525)认为,这一由雅典公民大会批准的行动涉及约1,500名男性的谋杀。此外,与其将放过妇女和儿童的决定——通过将他们卖为奴隶——视为一种仁慈行为,这可能是为了补充对男性的屠杀,以根除和摧毁梅利安社会和文化。
正如上一个例子所示,雅典人显然有明确的意图将墨勒亚人作为一个群体和文化予以摧毁。这旨在向希腊各邦的雅典盟友发出警告,要求他们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保持忠诚。墨勒亚的大屠杀在当时被视为非同寻常,考虑到两国之间残酷的战争已经持续了 15 年,这一事实令人惊讶。大屠杀发生几个月后,雅典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创作了强大的戏剧《 特洛伊妇女 》,该戏剧可能直接取材于墨勒亚的大屠杀,以此概括并谴责战争的野蛮残酷。该剧设定在特洛伊陷落后的时期,偏离了英雄战争的英勇视角,转而关注被击败城市领袖的妻子和儿童的苦难,他们被掳上船只,在希腊面临奴役(Murray 2011)。
总之,我们考察了二战期间及战后关于种族灭绝概念的定义。我们指出,种族灭绝必须包含两个明确要素:实施行动的明确意图以及导致一个完整独特群体的毁灭。随后,我们探讨了这一定义如何应用于古代世界的两个重要事件——罗马攻占迦太基和雅典在墨洛斯进行的屠杀——以论证这些事件可能构成种族灭绝。
· 亚当·琼斯。《种族灭绝:综合导论》(Routledge,纽约,2006 年)。
· 艾伦·劳埃德。《摧毁迦太基》。(Souvenir Press Ltd,1977)。
· B. 拉迪奇. 《古代世界名人录》. (企鹅出版社, 伦敦, 1973)
· 克里斯蒂安·迈尔. 《 雅典:黄金时代的城市写照 》 (约翰·默里出版社, 伦敦, 1999 年).
· 克里斯蒂·康斯坦塔科普洛乌,《身份认同与抵抗:岛屿联盟、爱琴群岛与希腊化时期的国王》,《地中海历史评论》27/1/2012:49-70。
· 费尔南·布罗代尔,《古代地中海》,《企鹅图书公司(英国)》,2001。
· 吉尔伯特·默里,《欧里庇得斯的《特洛伊妇女》(作者)》,《西雅图,太平洋出版社工作室》,2011。
· 迈克尔·A·麦唐纳和阿·迪尔克·莫里斯,《拉斐尔·莱姆金作为美洲大屠杀的历史学家》,《大屠杀研究杂志》7/4/2005:501-529。
· 拉斐尔·伦克金。《轴心国在占领欧洲的统治》(The Lawbook Exchange,2005)。
· Rex Warner.《伯里克利时代的历史》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企鹅出版社,萨福克,1985 年)
· Tanya Elder,《你眼前所见:通过探索拉斐尔·伦克林的档案文献记录其生平,1900-1959》,《种族灭绝研究杂志》,2005 年 7 月/第 4 期:469-499 页。
古代历史百科全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