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务必点击“关注”按钮,便于我们今后为您提供更多此类文章,也方便您随时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它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心态放好
编辑|t
一些人曾认为,只要为日本人效力,就能换得一条生路。然而,抗战期间,中国的伪军曾充当日本的走狗,协助日军残酷压迫民众,围剿抗日武装力量。但当日军开始节节败退时,伪军才猛然意识到,他们的命运连一只狗都不如。
日军不仅将他们当做炮灰,甚至在战局濒临崩溃时,残忍地屠杀伪军泄愤!冯吉武回忆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场屠杀,他说:“我们被押到泥鳅河,排着队枪杀,我们根本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
伪军,这个表面上是“军人”的群体,在日军眼里不过是拿枪的苦力,甚至连士兵都不算。他们的任务几乎涵盖了所有最卑微的工作:从围剿抗日武装、压制百姓,到为日军建造工事、运输物资,甚至在关键时刻,成为前线的炮灰。换句话说,日军可以享受胜利的果实,而伪军却连那一碗汤都喝不上。
1941年,华北某地的一场战斗中,日军指挥官摆出一副傲慢的姿态,命令伪军先行冲锋。伪军的军官只得硬着头皮带领部队前进,可刚靠近八路军阵地,机枪的子弹便如暴雨般洒下。前排的伪军还未接近敌阵,就被扫射倒地,剩下的士兵们立刻掉头逃跑。但当他们刚刚撤退,日军的机枪便转向了他们——日军竟直接开火扫射自己的伪军,把他们赶回去继续冲锋。
这种战术日军已经使用得得心应手:“让中国人打中国人”。日军希望伪军与抗日力量互相厮杀,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因此,伪军的伤亡,根本不会引起日军的任何关注。即便是死伤惨重,日军总能从各地强征壮丁继续补充,完全把他们视作“消耗品”来对待。
东北的伪满洲国军遭遇的命运也同样凄惨。1945年8月,苏联红军发起大规模进攻,伪满洲国军被迫死守阵地。然而,日军早已安排好撤退路线,留下的只是无力抵抗的伪军。苏军的坦克一开火,伪军几乎没有反击的机会,成片倒下。而日军主力部队早已乘火车南撤。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日军终于意识到自己败局已定,但他们没有选择体面撤退,而是选择了进行一场令人发指的屠杀——他们开始屠戮自己的伪军!同年8月8日,在黑龙江宝清县,伪国兵第28团的500多名伪军被召集到泥鳅河集合。所有人原以为是例行的军务安排,但当他们到达现场时,才发现四周布满了武装的日军士兵,机关枪早已对准了他们。随着命令一声令下,机枪扫射,500多人瞬间倒在血泊中。这根本不是一场战斗,而是彻头彻尾的屠杀。日军为何如此做?因为他们害怕伪军在战局逆转后倒戈相向,于是选择直接清除他们,以免他们反过来威胁日军。
这种情况并非仅限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日军对伪军进行了类似的“清理”行动。那些侥幸逃脱的伪军以为自己活了下来,却很快发现,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共产党,他们依然不被信任。“汉奸”的标签无论是在日军、国军,还是共产党眼中,都无法摆脱。
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了伪军,给他们取了一个新名号——“自新军”。这个名字看似有些许正面意义,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编外兵”,没有正式的军饷,完全没有受到重视,战斗力几乎为零。
这些“自新军”在国民政府的麾下生活得也不安稳。1946年,内战爆发,国民政府将这些“自新军”派上前线,却由于这些伪军缺乏战斗力,不仅未能获胜,反而纷纷投降,甚至大批起义。国军高层见状,意识到这支部队无可救药,干脆将剩余的伪军送上最危险的战场,反正即便牺牲也没人会为他们感到惋惜。
1947年,国民党军队战况逐渐恶化,国军高层开始重新考虑如何利用这些伪军。时任国军参谋总长的陈诚提出要彻底将这些“自新军”正规化,将他们变成国军的一部分。于是,伪军摇身一变,成了“新编XX军”。然而,这一改变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最终命运。
1947年冬,整编第96军(前伪军)驻防济南,遭遇解放军包围。国军想增援,却发现这个部队毫无战斗力,没打多久便主动投降。不久后,这支部队被解放军收编,原本的伪军士兵瞬间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员。
更令人感到荒谬的是,1948年,华东战场,国军一口气收编了三个伪军团,没等他们投入战斗,解放军便迅速将他们彻底消灭。这些伪军甚至连军服都没来得及更换,便直接加入了解放军。
由此,伪军的结局基本上已经注定:
那些投降解放军的,最终成为了解放军的一部分,例如吴化文,他后来成为解放军第35军军长。那些继续为国军效力的,最终遭遇战败,要么被解散,要么被全歼。至于那些不愿投降、依旧忠于日军的伪军,早已在日军败退时被清理掉。
即使是伪军中的一些高层人物,战后也未能逃脱命运的惩罚。叶蓬于1947年9月被国民政府枪决;郝鹏举在1947年被解放军俘虏,并于第二年被执行枪决;孙殿英和张岚峰虽然被关押,但最终也因病死于狱中。
参考资料:
战败之际屠杀200伪军,看侵略者何其凶残.凤凰网.2019-10-27
观察者网-抗战胜利后,各路日伪军都是什么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