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10日,刚刚并入第一野战军的18兵团181师,按照既定计划,顺利抵达西安东郊。部队刚刚扎下营地,师长王诚汉便接到紧急通知,要求他立即前往一野指挥所参加会议。王诚汉不敢耽搁,迅速前往指挥所。
抵达后,王诚汉向彭总和其他一野领导做了简短的汇报。彭总没有浪费时间,直接开始部署即将进行的作战任务。他告诉王诚汉,已经获得可靠情报,马家军82军的3个师和骑兵旅正在从彬县向咸阳进发,敌人意图十分明确,想先夺取咸阳,再攻占西安,意图改变西北地区的战局。
彭总明确指出,181师的任务是立即出发,迅速赶到咸阳,尽快构筑防御工事,阻敌于咸阳。与此同时,一野的其他部队也在为即将开始的扶眉战役做准备。
彭总不无忧虑地告诫王诚汉,面对马家军,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他们的骑兵部队异常强大,西路军当年便在与他们的战斗中吃了大亏。因此,必须保持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彭总强调,能否成功地阻敌于咸阳,将对接下来整个战役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若无法在咸阳阻击敌人,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困难。几天后,18兵团的大部队就会到达,到那时,他们的力量将有显著提升。
听完彭总的话,王诚汉立即表示,他将带领181师全体官兵全力以赴,坚决完成任务。
彭总接着说,马家军的确不好对付,西路军的教训不能重蹈覆辙。但也不必过度担心,今天的装备和过去大不相同,面对马家军骑兵,重武器将会成为一大利器。
为了增强181师的战斗力,彭总早已决定从一野其他部队调来多挺重机枪,全部配发给181师,并特别叮嘱王诚汉,要好好利用这些重武器,狠狠打击敌人,借此为西路军的将士们复仇。
在部署完这些内容后,彭总又问王诚汉是否有其他要求。王诚汉没有犹豫,直接提出希望能从一野的库存中调配一些军刀。彭总一听,心中微微不悦。他并不是不愿意给予,而是认为如今面对马家军骑兵,最有效的武器应是重机枪和冲锋枪,军刀如今用处不大,而且一野的军刀大多已被搁置不用。
然而,王诚汉态度坚决,坚持要求配发军刀。见此情形,彭总只得答应,但他希望王诚汉能详细说明,配备这么多军刀的具体用途。于是,他让王诚汉坐下,现场阐述自己的作战计划。
虽然这是王诚汉第一次面对一野几位高层领导,但他并未紧张,反而冷静地详细说明了自己的作战思路。他解释道,181师此行的主要任务就是应对马家军,特别是他们的骑兵部队。在行军途中,他已开始思考如何有效击败这些骑兵。
王诚汉计划通过合理选择地形,设置四道防线,逐步消耗敌军的骑兵。第一道是拦马壕沟,他指示所有阵地都要挖壕沟,敌军一旦逼近,必然减速,便于防守。第二道防线则是部署军刀手,待马家军接近时,出其不意地砍伤敌人马蹄,削弱敌人骑兵的战斗力,类似岳飞当年破金兵铁浮屠时的策略。第三道是冲锋枪防线,军刀手后方设有冲锋枪,能有效压制敌军骑兵,不让他们近身。最后一道是重机枪防线,集中火力击退突破前三道防线的敌人。
彭总听后眼前一亮,立即赞许道,王诚汉的战略思路非常巧妙,决策极具实效。因此,彭总当即批准了王诚汉的请求,调配了大量军刀。
很快,咸阳的战斗打响了。马家军的三个骑兵团首先向181师阵地发动冲击,然而王诚汉的四道防线发挥了显著作用。马家军的骑兵在冲锋过程中遭遇了沉重打击,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尽管如此,马家军并不甘心失败,随即调集了三个师与181师展开正面较量。王诚汉在指挥上展现出极大的沉稳,凭借战术部署和军刀的有效使用,181师在阵地战中取得了优势,马家军骑兵被砍得落荒而逃,战局进一步明朗。最终,咸阳的主要阵地牢牢掌握在181师手中。
几天后,18兵团的主力部队陆续抵达西安,马家军见形势不利,决定撤出咸阳。此战,181师歼敌2000多人,重创马家军,并成功击毙了马家军第248师师长韩有禄,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当彭总得知这一胜利时,十分高兴,他感慨道:“王诚汉这小子真不简单,打得好,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