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发布17道罪己诏,可见其救国决心,但为何最终还是失败?
创始人
2024-11-01 18:03:36
0

原标题:崇祯皇帝发布17道罪己诏,可见其救国决心,但为何最终还是失败?

首先,需要明确,下罪己诏是一种主观行为,或者说,罪己,实质上是主观上对于自己错误的反省。但是,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所以,在崇祯所处的情况下,即使下再多的罪己诏,也是于事无补的。更何况,崇祯罪己都没有罪到点子上。

回到题目,若要得到答案,需得知道明朝灭亡的因素有哪些?

简而言之,明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落后的体制无法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具体来讲,即,明朝由于立国之初以来的政策,导致了官员待遇差(尤其是底层官员),由此,官员必须得通过非法收入来维持生计,从朱元璋时期一直到崇祯时期二百余年,这种贪腐状况已经是遍布全国,官民矛盾也愈加对立。

同时,到明朝中期,土地兼并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丢失土地的农民逐渐变成流民,四处游荡,无所事事,已经成为社会隐患。流民问题其实在明孝宗时代就已经出现,当时集中在荆襄一带,后来逐渐成为全国性问题。另一方面,土地兼并也导致了农民与地主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似乎是中国古代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

然而,政府并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土地问题涉及到诸多在朝大臣的利益。由于科举制度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平民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由此扩大了统治基础。但是,如此一来,既得利益集团便扩大了,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进行社会改革的难度也就相比前朝更加增大。

如此诸多的问题,加上外部的后金,在万历当政的后期已经完全爆发。等到崇祯一朝,这些所有的问题已经发展到最大化,可以说他是左支右绌,还是显得修补不及。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下再多罪己诏也是没用的。

另一方面,崇祯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这一点,笔者其他回答已经详细说明,在此仅仅简单说一下。崇祯的问题在于他的政治不成熟,表现在他不信任大臣和盲目在乎自己的颜面,决策不够果断。详细内容,在笔者之前关于崇祯的回答中已经详细论述。

故而,之所以崇祯下了如此多的罪己诏,还是没有避免明朝的灭亡,有如下原因:

其一,明朝的灭亡是积累了一百余矛盾的集中爆发,不可能在短试卷内解决。

其二,崇祯虽然下了罪己诏,但是对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应该采取的措施没有正确的认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魏... 魏征给李建成一妙计,可保他登上皇位,如果采纳没有贞观之治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在这漫长的变化中,...
原创 为... 造反这件事,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重罪,特别是像安史之乱这样改变了整个大唐局势的重大事件了。 之所以在...
原创 魏... 泾河龙王为了赢得与袁守城的赌注,私自篡改了下雨的时辰和雨量,最终被魏征斩首。在民间传说中,龙是具有莫...
原创 赵...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帐下有五员猛将,就是简称中的“关张赵马黄”,即关羽、张飞、赵云、马...
原创 如... 首先要排除曹魏和东吴。因为魏、吴都设立了校言的事官,且管控力度极大。即便“公知”巧舌如簧,估计也活不...
原创 传... 读史有时候要抱着一种“娱乐”心态,毕竟对于有些确切记录在历史上的事,还是一笑了之为好。比如前面说过多...
原创 戚... 此皇后两个皇子皆夭折,收养1义子,义子登基后,其母开开始动手了。今天我们大家就来看看辽圣宗也就是耶律...
“一生戎马千秋业,末路英雄奏悲... 项羽(公元前 232 年-公元前 202 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
原创 乐... 自是君王不永年——诸葛亮的偶像乐毅(12) 主笔:张小粤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薨,太子即位,这就是...
原创 战... 梦断邯郸悲断肠——半残战神李牧(11) 赵幽缪王七年(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出他的头号王牌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