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中,赵括真的让秦军“死者过半”了吗?其实水分很大
创始人
2025-08-18 01:02:21
0

赵括是一个争议性比较大的人物,可能他的争议性在现代比较大。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赵括是纸上谈兵的典型,完全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赵括在“长平之战”当中打得很好,按《史记·白起传》中的说法让秦军“死者过半,国内空”。但是这个说法是有很大的水分的。下面小编就来说一说这件事。

赵括在“长平之战”消耗秦军大量士兵的说法

赵括在“长平之战”的指挥的表现,其实并不算特别理想,率领四十万大军去主动进攻秦军,结果被几万秦军就包抄后路,更是被五千骑兵把整个军队切割成两个部分。从战争结果上来看,赵括的战绩更是不理想,四十万大军几乎全部被坑杀(只有二百四十人被白起放回赵国),名副其实的全军覆没,一点也没有给赵国剩下。

既然赵括在“长平之战”当中的表现并不好,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赵括其实打得很好,是被最被低估的名将呢?小编在上文也提到了,源于《史记·白起传》当中的一句话,是白起与秦王之间的一段对话:“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句话很容易联系到“长平之战”上。秦军在“长平之战”中投入的兵力也非常多,如果赵括能够让秦军减员一半,那么“长平之战”确实能够视作秦国对赵国的一次惨胜,也算是赵括在军事上的闪光点。

“长平之战”并非赵括的独角戏

虽然白起与秦王的对话中,有秦军伤亡惨重乃至减员过半,但是这个战绩不能完全算在赵括的头上。因为“长平之战”并非赵括的独角戏。事实上从赵括接手赵军,到赵军全军覆没,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而在“长平之战”的前期,廉颇与王龁之间还有过三个月时间的战争。

廉颇虽然以防守为主,但是和王龁之间的战争同样很激烈。而且正因为廉颇依托防御工事采取守势,秦军进攻坚守的赵军,就会付出更大的伤亡。我们来看廉颇率领赵军、王龁率领秦军的时候,双方发生的战斗:在四月赵军进攻秦军,赵国裨将茄(名字,姓氏不载)被秦军所杀;在六月秦军进攻赵军,获得两个堡城、四个赵军尉官的战绩;在七月赵军开始修筑垒壁防守,秦军进攻赵军垒壁,夺取赵军西垒壁。

看上去赵军好像只有失败没有胜利,不过这些史料都是基于秦国的立场上记载的。赵军有什么局部胜利,秦军获得局部胜利所付出的代价,通通没有记载。秦军在整个“长平之战”当中的战损也包括与廉颇对峙的时期,而并不仅仅是赵括的战绩。

在“长平之战”之后还有“邯郸之战”

白起与秦王的对话中虽然只提到了“长平之战”,但是在“长平之战”之后还有一场“邯郸之战”,发生在这段对话之前。事实上白起正是因为不愿意参与“邯郸之战”,才用这段话来进行推脱,并且劝谏秦王放弃对邯郸的围攻。

“长平之战”是赵国的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四十万大军被消灭;而“邯郸之战”则是秦国的一场失败的战争。秦国发兵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士兵顽强抵抗,让秦军受到较大的损失,至少有五校的秦军被消灭。白起拒绝出任“邯郸之战”的主将,所说的“秦卒死者过半”自然也包括“邯郸之战”当中的损失。在“邯郸之战”之前秦军还攻打上党、皮牢、太原等地,也是伤亡不详。所以秦军减员过半是秦国与赵国整体的战争中的损失,不能全都记录到赵括的功劳簿上面了。

参考文献:《史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秦始皇“好色”?家长质疑课外读... 近日,一位家长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留言称,五年级课外读物《中国民间故事》对秦始皇存在恶意描写,质疑其为...
香港漫游记:你见过数千年前的陶... 近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推出“中华文明溯源”特展,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发掘及重要发现。该展呈现...
原创 此... 文鸯能被称作战神,完全应了一句话: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前三国时代的名将相继凋零后,没有新生代武将...
原创 没... 安史之乱,把大唐帝国推向崩溃边缘。仆固怀恩造反,则把帝国向着崩溃的边缘又推了一把。这件事的破坏指数远...
周佛海被判死刑前,其妻曾求助于... 你敢相信吗?一个曾经被无数人赞誉的中共“一大”代表,最后竟成了国民党的“忠实走狗”,甚至沦为臭名昭著...
原创 李... 武德七年七月,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身为大唐皇帝李渊,在这个时候除了感受到热浪之外,他的内心也同时感受...
原创 宋... 说起柳永,大家很容易联想到他的《雨霖铃》。但当我深入研究这位被称为“浪子”的人物时,发现他的一生充满...
原创 清... 一、国耻地图的诞生 1928年,河北省工商厅绘制了一幅国耻地图。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
原创 当... 刘邦的七个异姓诸侯王中,韩信的地位颇受刘邦疑忌。一次有人举报韩信谋反,刘邦选择相信了这个举报,陈平便...
原创 美... 二战结束后,中国痛定思痛,举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为了同一个目标发展,在追赶其他国家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