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究竟谁才是北宋“第一宰相”?!
创始人
2025-09-13 05:31:06
0

他是官场中的独行者,他为国疯为国狂,一生想着如何为国保驾护航。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北宋名臣寇准的一生。

寇准,字平仲,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是北宋华州下邽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人。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诗人,一生历经宦海浮沉,为宋朝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寇准出身于书香门第,世家名门,他祖上其实并不姓寇,他的元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当过司寇。司寇就是掌管司法活动的官职,职责是追捕盗贼和具法杀戮大臣等。因为苏岔生战功显赫,就改用官职为姓了。寇准的父亲寇湘曾在后晋担任过官职。因为屡建功勋,战功显赫,被封为三国公。

寇准生长于这样的家庭,加上他自幼天资聪明,又好学,十四五岁便通晓《春秋》三传这类书,小小年纪就能写出不少诗文。颇有古代神童的意思了。据说有一次寇准的父亲正在宴请宾客,客人们听闻寇准很聪明,就当场给他出了个题目,要扣准用华山为题作诗。寇准虽年纪小却也不慌不忙,没一会儿,他便在宴席上作出了一首《咏华山》的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在场的宾客无不震惊,感叹,小小年纪竟能做出如此诗作,将来前程不可估量啊!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寇准考中甲科进士,19岁的寇准取得殿试资格,随后他也一试得中,自此之后步入仕途。同年,寇准被授予大理评事一职,先后任巴东(今湖北省巴东县)知县,大名府成安县知县(今河北省成安县知县)。寇准在巴东的青年时期也写了很多首诗,比如这首《春日登楼怀归》。

为官时,他治理地方有方,每遇征收赋税劳役,从不轻易发布公文,而是将应服劳役者的姓名写在县衙大门上,百姓因此不敢逾期。寇准的政绩和才能逐渐受到朝廷的赏识,官职不断升迁。

即便是面对皇帝寇准也是非常的大胆。每次太宗和百官开会的时候,他都会有话直说,直言进谏,根本不怕得罪谁,而正因如此,太宗在处理一些大事的时候,就经常问寇准的见解。

公元989年,寇准在殿上向太宗奏事,因为他俩言语不和,太宗气得起身就要退朝。寇准上前牵住太宗的衣襟,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将太宗的怒火平息,一边慢慢劝谏,这事儿这才解决。

事后,太宗回忆寇准的言行,赞许的说,「朕得寇准,犹如文皇得魏征也。」寇准做官的这九年,他从最初的知县一路飙升至枢密直学士。寇准30岁不到便成为了宋太宗的近臣。寇准深得宋太宗的喜欢,在寇准年轻的时候,还给他赐婚,让宋娥与寇准成亲。宋氏是赵匡胤宋皇后的妹妹,邢国公宋准的小女儿,还是宋太宗的小姨子,她家中三代都是皇亲国戚,她本人美貌聪慧,贤淑多才。

至道三年(997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继位,而宋真宗赵恒能当上皇帝,也离不开寇准的帮助。当年宋太宗立太子时就是征求了寇准的建议。宋太宗问寇准说,我的儿子中谁可以成大器?寇准直爽地回答说,为天下选择君主,和后宫的皇妃、妃子、宦官们商议不行,和近臣商议也不行,唯有选择可以担当天下重任者才是。太宗点头称是,随即避开左右大臣,再问寇准,“襄王行不行?”寇准说“知其子者,莫若其父,愿当即决定。”

于是,至道元年(995年),赵恒被立为太子。寇准的神助攻给了赵恒更加稳固的太子之位。

后来宋太宗和太子出行时,百姓大喊少年天子,气的宋太宗要废了赵恒,寇准赶忙劝解说,陛下选择的皇储深得人心,这是国家的福气。

宋太宗这才恍然大悟。可以说,在赵恒能成为宋真宗这件事上,寇准帮了他大忙。宋真宗在位期间,寇准再次立下大功,这便是著名的澶渊之盟。北宋王朝北部边疆与契丹族耶律氏建立的辽国接壤,这两个邻居非常的不安分。时不时就要来大宋的边境闹腾一番。疯狂疯试探宋朝的底线。宋太宗即位后,还和辽国发生了两次大的战争,打完之后两边仍然谁也不服谁。

淳化二年(991年)的寇准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开始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的讨论和决策。淳化五年(994年),他又升任参知政事,成为朝廷的重要辅臣。宋真宗即位后,寇准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后又任三司使,负责国家财政事务。

真宗即位后,辽军依然天天在边境骚扰。景德元年(1004年)秋,契丹(辽国)军队大举南侵,包围了澶州(今河南濮阳)等河北地区,北宋朝野为之震惊。这一消息传到开封,所有人都慌了,部分主政大臣主张迁都以避风险,不少人主张南逃金陵今南京霍,西逃四川。

宋真宗本人也是怕的不行,在此危急关头,寇准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抵抗,反对南迁,并成功劝说宋真宗亲往澶州督战。宋真宗哪愿意去干这事儿,但是最后还是在寇准的强劲之下,无奈妥协了。寇准的坚定立场和英明决策,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稳定了军心。趁着士气高涨,寇准指挥宋军连连告捷,并射杀了聊国元帅萧挞览,辽国眼看这场战争捞不到好处,便提出议和,寇准想要乘胜追击,却也拗不过宋真宗,也想议和,于是两军明金帐下议和,这便是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订立了“澶渊之盟”之后,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状态,为北宋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期。

要不是寇准在这事儿上力挽狂澜,北宋不知道要早灭亡多少年。景德二年(1005年),寇准因为缔结澶渊之盟有功于朝廷,被升职,前途一片光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多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支持“两...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现实出路,而承认巴勒斯坦国是落实“两国方案”的...
2025中国计算机大会落地哈尔... 2025年9月12日,2025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CNCC20...
山西临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巨石滚... 9月12日,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开阳村段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突发山石滚落,并砸中汽车,有人员被困车内。...
石家庄突发巨响,有居民称“房子... 极目新闻消息,9月12日,众多网友发文称,河北石家庄突发巨响,不知道什么情况。记者咨询应急、消防、公...
比赛第51分钟,王大雷开球时遭... 直播吧09月12日讯 北京时间20:00,中超第24轮,上海申花主场对阵山东泰山。 比赛第51分钟,...
原创 宋... 在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最常受到批评的就是其军事力量的薄弱。北宋时期,尽管联手金朝对抗蒙古,但最...
原创 他... 洪武二年,达定妃为朱元璋生下了第八子朱梓,而在此之前,朱元璋已经有了第七子朱榑。朱榑曾凭借军功自豪,...
共享服贸机遇 共促发展繁荣 服贸会主题展展馆外景。 新华社记者 侯 俊摄 观众在体育服务专题展上体验中国古代传统运动捶丸。 本...
原创 为...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皇帝在即位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常常选择消灭那些长期跟随自己的功臣。例如,明朝...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北伐。虽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阻力,诸葛亮依旧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