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执政长达54年。在他漫长的统治生涯中,担任宰相的人数众多,总共13位。包括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等。可以说,汉武帝是一个铁打的皇帝,而这些丞相们则像流水一样更迭频繁。虽然其中不乏一些如窦婴和公孙弘这样的知名宰相,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却是最后一位——田千秋。
田千秋的名字或许比不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宰相,但他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他晋升为宰相的速度非常惊人,可以说是火箭般迅速。这位田千秋,出身于王室,祖上为战国时期的田齐。齐国灭亡后,田家迁往长陵,并为刘邦的墓地守卫,而田千秋当时的职务是高寝郎,相当于守墓卫队的小队长。这个职位虽在朝廷中微不足道,甚至难以称为官职,仅是一个小吏,但命运的变化有时是不可预测的,田千秋的命运也正是如此戏剧化。
公元前92年,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在危急时刻起兵反抗权臣江充,但最终兵败并被迫自尽,牵连的数万人也因此遭受波及。晚年的汉武帝因对太子的事件心生猜忌,尽管许多大臣都明白太子的冤屈,但没人敢为太子伸冤。在这种情况下,田千秋挺身而出,他向汉武帝上奏了一封书信,其中写道:“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他巧妙地阐述了太子所做的事情不过是误杀,最多也就是挨鞭子的轻罚,并提到自己曾在梦中得到一位白发老翁的启示。这封上书既显得谦和,又透露出一丝暗示,虽说真假难辨,但足以引起汉武帝的思考。
这时,汉武帝终于意识到,太子的起兵其实是出于恐惧,而非恶意,因而决定重新审视太子的死。田千秋的上书让他立即召见了这位敢言的大臣。见面后,汉武帝对田千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称赞他敢于直言,表示田千秋的行动或许是受到祖先神灵的启示,并且任命他为辅佐大臣。
田千秋身材高大,约八尺高,仪表堂堂,给汉武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帝对他说:“父子之事,难以言明,但你却敢于陈述真相,我认为这一定是太爷刘邦的神灵派来辅佐我,你将成为我的辅佐大臣。”随后,汉武帝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掌管朝廷礼宾事务的重要职务,几个月后,田千秋又被迅速晋升为宰相,成为大汉朝的最高权力者之一。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守墓小吏,一跃成为了宰相,田千秋的晋升速度之快,堪称历史中的奇迹。
尽管田千秋的成功离不开时代机遇和一些偶然的因素,但他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他在宰相职务上表现得相当出色。历史记载,他为人诚恳宽厚,且颇具智慧。在职期间,他行事稳妥、忠诚,受到汉武帝的宠爱与信任。他的稳固地位,甚至比许多前任丞相还要长久。汉武帝去世后,田千秋继续辅佐汉昭帝,成为辅政大臣之一,并继续担任宰相长达十二年。昭帝非常尊敬他,甚至在他年老时,特许他乘小车进入宫殿,因此田千秋也获得了“车丞相”的外号,后世人便称他为“车千秋”。最终,他在宰相的职位上安享晚年,善终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