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中仅提到诸葛亮和庞统被称为“卧龙”和“凤雏”的美称。至于“姜维是幼麟,司马懿是冢虎”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出现在任何史书记载中,更没有在《三国演义》中被提及过!这种表述实际上是来源于互动式游戏中的设定,尤其是所谓的三国题材游戏。而在《真三国无双》这款游戏中,姜维更是被誉为“天水麒麟儿”,这种类型的称谓在游戏中广泛见到。
在《三国演义》里,著名作家罗贯中通过诸葛亮的言辞称赞了姜维,他用“今得伯约,得一凤也”这样的话语来显现姜维的卓越才华。其中“伯约”是姜维的字,诸葛亮将他比作凤凰,赋予了他极高的赞誉。与此同时,关于司马懿并没有类似的称谓或比喻,这一差异也反映了两者在历史中的不同地位。
从正史来看,姜维确实受到了诸葛亮的重视和重用,但他并不能算作诸葛亮的直接继承人。诸葛亮去世后,接任蜀汉的重要职务的是蒋琬,而在蒋琬之后,则有了费祎的执掌,直到姜维最终掌控蜀汉的军事力量。自公元253年至262年这十年间,姜维进行了多次与曹魏的雍凉军团交战,尽管他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但始终未能获得根本的决定性成果。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263年,曹魏在司马昭的指挥下,组织了大量兵力以攻打蜀汉,由钟会、邓艾和诸葛绪等将领率军直奔汉中,姜维面对如此强大的敌军只能自顾不暇,采取坚壁清野的防御措施,严密防守自己的阵地。后来,邓艾成功绕过了蜀军的防线,深入益州的核心区域,直逼成都,最终刘禅选择了开城投降,蜀汉帝国也因此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姜维最终不得不向钟会投降,他心中依然想着利用钟会与邓艾之间的矛盾,企图引发魏军的内部纷争以寻求复国的机会,然而这场计划以失败而告终,他也因此战死沙场。后世对此评价道:“姜维死则汉亡”,这句评价深刻概括了他一生的悲剧命运与功过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