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名单,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观点,争论的核心在于应该将胡林翼纳入名单,还是将张之洞列入其中。至于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地位,几乎没有争议。
对于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谁更有成就的问题,答案并不简单,往往会引发激烈的争论。然而,曾国藩在这四大名臣中名列第一却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首先看官爵方面。曾国藩以其卓越的政绩和才能,从士人晋升至显赫的官员之列,历任直隶和两江总督等高位,最终被封为武英殿大学士,并获得了一级的毅勇侯爵位(这一荣誉实际上是清朝皇帝对他的贬低之结果,按照咸丰帝的遗嘱,平定叛乱者本可以封王)。他在去世后被追封为“文正”,这是文臣中最为尊贵的谥号。这种荣宠在整个清朝的汉臣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与之相比,李鸿章与胡林翼仅获得“文忠”的谥号,左宗棠和张之洞则只得“文襄”。张与胡两位甚至未曾获得过大学士的封号,自然显得逊色不少。
其次是功勋方面。曾国藩的事迹主要体现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和兴办洋务上,其中平定太平天国的贡献尤为突出,几乎可称之为重振清朝的关键。相对而言,李鸿章、左宗棠和胡林翼在曾国藩的引导下,或者作为学生,或为部下,或者作为助手,仅仅是在其剿灭叛乱的进程中提供支持,而张之洞在太平天国被镇压时刚刚考中进士,根本没有参与到这场决定性的战争中,自然要显得黯淡无光。
再者是对历史的评价。曾国藩的运气颇好,他在获得天下赞誉之际选择了适时去世,留下了“半个圣人”的美名。而胡林翼虽然是李鸿章与左宗棠的得力干将,却因早逝未能大展宏图。至于李鸿章,他的去世则恰恰在于历史的黑暗面,因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而留下了“汉奸”的骂名,至今仍在历史教材和社会舆论中受到指责。
综上所述,曾国藩无疑是中兴四大名臣中功勋最为显赫的一位,被誉为中兴的头号功臣实在是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