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釉里红堆雕龙纹罐
创始人
2025-09-13 00:31:26
0

元青花釉里红堆雕龙纹罐研究一、器物概况元青花釉里红堆雕龙纹罐,高约37厘米,腹径约20厘米,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腹渐收至底,造型雄浑饱满。此罐以青花釉里红与堆雕工艺相结合,主体纹饰为云龙纹,龙身矫健,五爪怒张,辅以火焰珠、缠枝莲纹等,整体气势磅礴,是元代瓷器工艺的巅峰之作。

二、工艺解析1. 胎釉特征 胎体:采用景德镇优质高岭土,胎质细腻坚致,胎色白中微泛青灰,符合元代“二元配方”(高岭土+瓷石)特点。 釉色:施透明青白釉,釉面肥厚莹润,积釉处呈淡青色,与青花、釉里红形成鲜明对比。

2. 青花与釉里红工艺 青花:以进口苏麻离青料(含高铁低锰)绘制,发色浓艳深沉,有铁锈斑和晕散现象,龙鳞、云纹等细节层次分明。 釉里红:以铜红料填绘,烧成后呈暗红色,局部因窑温控制难度而显灰黑或晕散,与青花形成“青红相映”的独特效果。

3. 堆雕工艺 高浮雕龙纹:龙身采用堆贴塑技法,先在胎体上堆塑泥条形成立体轮廓,再以刀具精细雕琢鳞片、须发,最后施釉烧成,立体感极强。 辅助纹饰:罐肩部堆雕缠枝牡丹,腹部下方饰莲瓣纹,均采用“剔刻填彩”工艺,使纹饰凸起于器表。

三、纹饰与艺术风格1. 龙纹特征 龙为五爪,怒目圆睁,鬃毛飞扬,身形蜿蜒呈“S”形,动势极强,符合元代龙纹“威猛粗犷”的典型风格。 龙身周围饰火焰珠、灵芝云,寓意“真龙天子,威震四方”,可能与元皇室尚武精神相关。

2. 青花与釉里红的结合 青花绘云纹、海水江崖,釉里红点缀龙鳍、火焰,形成“青天红龙”的视觉冲击,反映元代工匠对色彩的大胆运用。 此类“青花釉里红”器存世极少,因铜红釉需在还原焰中精准控温(约1250°C),成功率极低,故多为宫廷御用。

3. 构图与空间层次 采用“通景式”布局,龙纹环绕全器,云纹填补空白,形成虚实相生的节奏感。 堆雕与彩绘结合,使画面具有三维立体效果,开创了元代瓷器“绘塑合一”的新风。

四、历史背景与烧造年代1. 元代景德镇的创新 元代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集中优秀匠人研发新工艺,青花釉里红即此时期的突破性成果。 此类龙纹罐可能为宫廷赏赐或寺庙供奉之用,与元大都(北京)出土的类似残器可互为印证。 2. 断代依据 - 五爪龙纹为元代皇室专属,民间禁用; - 青花发色与至正型青花(如大维德瓶)一致; - 堆雕技法见于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高端器。

五、存世对比与市场价值1. 类似藏品 北京故宫藏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开光花鸟纹,堆雕技法相近); 大英博物馆藏元青花云龙纹罐(无釉里红,但龙纹造型类似); 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元青花釉里红堆塑螭龙罐(成交价约2.3亿人民币)。 2. 工艺独特性 - 青花釉里红本就罕见,叠加堆雕者更为珍稀,全球公藏不足10件; - 此类器物代表元代制瓷技术的最高水平,市场估值通常在亿元以上。 六、结语此罐集**青花、釉里红、堆雕**三大绝技于一身,是元代瓷器“多元融合”的典范。其雄浑的龙纹、绚丽的彩绘与精湛的塑形,既彰显了蒙元帝国的豪迈气韵,也印证了景德镇作为“瓷都”的工艺巅峰,堪称中国陶瓷史上的不朽杰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是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
联大通过决议 批准落实“两国方... 当地时间9月12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批准了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王朗的辩论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片段。在这场辩论中,诸葛亮凭借自己博学多才的智慧...
原创 康... 影视剧中的康有为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举世闻名的重大事件,虽然在历史上看似“无懈可击”,但实...
原创 宣... 隋炀帝杨广的政治手段可谓极为高超。在担任晋王期间,他为了抢夺哥哥杨勇的太子之位,巧妙地塑造了自己在隋...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尽管许多人对刘备持有怀疑态度,认为他虚情假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备的个性却展现出非凡的韧...
中美将在西班牙举行会谈,讨论美... 9月12日,新闻发言人就中美在西班牙举行会谈事答记者问。据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
原创 西... 在历史的长河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多么强大的朝代,随着时间的流逝,都难...
史上最离谱放虎归山?百万雄师4...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在中国帝制历史上,靖难之役被称作“亲族之间最惨烈的王朝内战”。战火从北...
原创 南...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深化的关键时期。评选“十大有为之君”需要综合考量其政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