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占领荆州,为何要杀十几岁的刘琮,不愧为一代枭雄!
创始人
2025-09-13 00:31:18
0

刘表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琮。刘琦是他前妻所生,而刘琮则是后妻蔡氏所生。前妻早早去世,而蔡氏生得美貌,刘表对她宠爱有加。蔡氏由于深深爱着刘琮,因此常常心生嫉恨,诋毁刘琦,向刘表进言不利于刘琦的话。刘表深受后妻的影响,经常相信蔡氏的言辞。刘表的妻弟蔡瑁和外甥张允同样深得刘表宠信,且与刘琮关系融洽。蔡瑁等人也希望刘琮能继承父亲的遗业,并计划削弱刘琦的权力。然而,幸运的是,刘琦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将他任命为江夏太守。刘琦不仅成功避免了后母的陷害,还保留了刘备所需的一万多水军,然而,刘琦后来的命运并不如人意。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刘表的家族背景。刘表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西汉鲁恭王刘余的后代。刘表的家族与西川的刘焉、刘璋父子有远亲关系,因此,刘表其实有着深厚的皇家血统。后来,他进入了当时的国立大学——太学,成为了一名太学生。刘表在太学期间表现出色,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八顾”和“八及”人物之一。

直到公元190年,刘表才终于迎来了能够展现才华的机会。此时,董卓已掌控了朝政,孙坚因与董卓的不和,响应袁绍讨伐董卓的号召,准备在长沙起兵会盟。然而,董卓不愿放弃荆州的控制,于是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刘表来到荆州后,为了稳住局面,积极结交当地大族,如蒯良、蒯越和蔡瑁等,迅速平定了当地的叛乱,重新掌控了荆州。

接下来的历史发展我们都知晓,当曹军逼近时,刘表突然去世,蔡瑁、张允等人拥立刘琮为荆州之主。那时刘琮年仅十岁。尽管年纪轻轻,刘琮却能说出一番让在场众人震惊的话:“你们把我推为主,如果大哥刘琦和叔父刘备问罪,我们该怎么办?”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足见其敏锐的政治嗅觉。

当时,也有人建议投降曹操,但刘琮却坚定地回应:“这是什么话!我刚刚继承了父亲的基业,怎么可能把它拱手让给别人?”刘琮虽年轻,却展现出了政治上的远见。但无论如何,他仍然只是个孩子,无法真正掌控荆州的事务,所有决策都由其舅蔡瑁主导。最终,蔡瑁与刘琮选择投降曹操,曹操同意让刘琮继续担任荆州牧,并保留蔡瑁的职务。但实际上,曹操只是想利用蔡瑁。

尽管曹操心中看不起蔡瑁和张允这样的权臣,认为他们低贱不值一提,但由于他们仍具一定的利用价值,曹操依然给了他们一定的权力,封他们为侯,继续担任水师都督。而年幼的刘琮得知可以继续留守荆州时,欣喜若狂。然而,当曹操计划让他们母子前往青州时,刘琮却紧张地问曹操:“你不是答应让我继续留在家乡吗?”曹操的反应迅速,背后派人暗中将刘琮母子杀害。

其实,曹操早就打算除掉刘琮。众所周知,曹操的名言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他之所以如此做,原因有二。第一,尽管刘琮只有十几岁,性格温顺且胸无大志,但不能仅凭眼前的状态来评判一个人,斩草除根是最为稳妥的做法。第二,尽管刘琮已投降曹操,但他仍然是荆州士人心目中的“幼主”。一旦士人们能够借机控制这个“幼主”,便可能以此为旗帜,反抗曹操。因此,刘琮注定不能活着。

刘表的两个儿子或许不是英雄人物,但他们也不能如曹操所说那样是“猪狗不值一提”。他们的遭遇确实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生逢乱世,恰遇曹操和刘备这两位英雄人物,如何能保住荆州?归根结底,还是要怪刘表自己。作为一国之主,他治国无方,治家无道,朝中掌权的多是蔡瑁、张允等依附权臣。若当时刘表能明辨是非,重用贤能之人,或许荆州的命运会大不相同。然而,这终究只是空谈,历史已成定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是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
联大通过决议 批准落实“两国方... 当地时间9月12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批准了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王朗的辩论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片段。在这场辩论中,诸葛亮凭借自己博学多才的智慧...
原创 康... 影视剧中的康有为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举世闻名的重大事件,虽然在历史上看似“无懈可击”,但实...
原创 宣... 隋炀帝杨广的政治手段可谓极为高超。在担任晋王期间,他为了抢夺哥哥杨勇的太子之位,巧妙地塑造了自己在隋...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尽管许多人对刘备持有怀疑态度,认为他虚情假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备的个性却展现出非凡的韧...
中美将在西班牙举行会谈,讨论美... 9月12日,新闻发言人就中美在西班牙举行会谈事答记者问。据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
原创 西... 在历史的长河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多么强大的朝代,随着时间的流逝,都难...
史上最离谱放虎归山?百万雄师4...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在中国帝制历史上,靖难之役被称作“亲族之间最惨烈的王朝内战”。战火从北...
原创 南...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深化的关键时期。评选“十大有为之君”需要综合考量其政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