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法逆转,但人类始终渴望追求长寿。甚至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也对长生不老抱有无尽的期许。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感慨道:“我听闻自远古以来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则,至于中古时期,又有以德行来证明死者的美好……自今时至未来,将不再以此为凭证。 我乃始皇帝,后世以我为计,世代相传,永不停息。”他希望建立一个持久的帝国,实现万世长存的理想。
开创秦朝的秦始皇,在追求长生的同时,心中充满了对千秋万代的幻想。然而,这终究是一个奢华的梦想。尽管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一些长寿老人,然而这类人蜻蜓点水,非常稀少。相比之下,动物界却能够轻易地迈过百岁之槛,其中灯塔水母更是神奇,它能实现长生不死。灯塔水母在成熟后可以转化为幼体,进行反复的蜕变,因此才能拥有免于死去的能力。在人们还未发现灯塔水母之前,乌龟便是古人心中长寿的象征。
乌龟在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四象之一的玄武,女娲补天的神话中提到用乌龟的足以支撑四极;大禹治水的传说中,有乌龟背负着青泥助其治水。宋代的《十三经注疏》中提到:“象物,有象在天……麟、凤、龙、龟谓之四灵”,可见,乌龟在古代的地位非同一般。
虽然乌龟的起源尚无定论,但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化石可以追溯至南非的二叠纪时期。经历漫长的进化过程,各种龟壳科和属的物种相继出现,但并不是所有的乌龟都能活得长久。目前已知的陆龟科包括10个属和39种,象龟是其中体型最大的种类。
象龟亦被称为亚达伯拉象龟,主要栖息在亚达伯拉群岛。这些岛屿人迹罕至,人类活动的干扰极少,因此亚达伯拉象龟在这片乐土上繁衍至今,现有数量已达10万只,成为全球最大的象龟群体。
早在400年前,西班牙探险者便在赤道附近的一个孤岛上发现了这种龟,它们的壳长达1.5米,四肢粗壮,酷似大象,因此被人们称为“象龟”。亚达伯拉象龟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它们能以植物为食,甚至在食物短缺时,会食用动物的尸体,每次能够摄入多达10千克的食物进行储存,因此即使长时间不进食也不会出现饿死的情况。
在这群象龟中,有一只与众不同的个体,名为阿德维塔。它出生于1750年,正值清朝乾隆年间。阿德维塔由英国人从岛上带走,之后被送往加尔各答动物园。凭借其庞大的体型,它迅速成为了当地的明星龟。
许多上层社会的人士愿意花重金专程前来欣赏阿德维塔,并亲自喂养它。尽管在动物园的环境中,阿德维塔相对孤独,却过得还算不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它的第一位饲养员去世,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二位饲养员也相继离世。
然而,加尔各答动物园并没有放弃它。尽管战后经济萧条,动物园依旧努力维持运营,随着第三任饲养员的离世,阿德维塔在2006年3月结束了它的生命,享年255岁。
按照亚达伯拉象龟的平均寿命,这种龟一般能活到三四百年。虽然阿德维塔在物质上不愁吃喝,但缺少同类的陪伴,象龟和人类一样是群居动物。或许正是这种孤独,使得阿德维塔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科学家们在研究人类寿命时发现,社交圈广泛的人通常寿命能够延长3至5年,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当重视社交,避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