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禵是康熙皇帝的第十四个儿子,和他的同胞兄弟雍正帝胤禛同为康熙所生。作为皇子的他,才智出众,尽心尽力地孝顺父母,因此深受父亲康熙帝的宠爱;同时,在大臣的角色中,他战功赫赫,仁爱民众,赢得了百姓的广泛拥戴。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雍正帝登基后,手握重兵的老十四胤禵为何没有举兵反抗,反倒甘愿交出自己的兵权呢?
康熙帝并没有打算让老十四继位,实际上十四爷还只是个贝子,并未正式被封为“爷”,他不过是以大将军王的身份出现,看似风光无限。如果康熙想为他提供建功立业的机会,提升他的威信,为什么不提前封他为亲王,让他亲自参与前线作战呢?难道是希望打赢战争后再回朝册封他?毕竟,康熙帝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相当自信。
老十四胤禵的政治敏感度显然较低,尤其是与雍正帝相比,似乎更显得不够敏锐。在出征的关键时刻,雍正深知此时正是争夺皇位的关键,因此远离京城将几乎意味着彻底出局。他深藏不露的性格使然,在康熙去世前,他早已做下了详尽安排。首先,他派人控制了北京的九大门口,接着又将嫡系的十三弟安排在北京三大营中掌握兵马,确保京城的安全,从而稳住了在康熙临终前摇摇欲坠的局势。
从电视剧的角度来看,老十四为何能够手握重兵却不反抗,其背后的原因其实相当简单。他是八爷党的人,之所以没有反抗,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反,而是因为他缺乏足够的支持与资源。尽管他身处重兵之中,却被雍正的权势所制约。大家都知道“分兵未动,粮草先行”,而粮草实际上就是老十四的命脉,他的粮草正被雍正的心腹年羹尧牢牢掌控,使得他根本无法动弹,因此只能无奈交出兵权以求自保。
可以说,老十四是否存在反叛的意图并不算重要。因为历史上,他真的几乎没有机会进行反抗。而且在性情和犟脾气上,老十四与雍正一脉相承,作为同胞兄弟,他们在某些特质上实属不愧于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