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虎啸龙吟》中,角色司马懿不仅经历了从文臣到武将的显著转变,他也从第一部中的“鹰视狼顾”的压抑状态中走出,迎来了全方位的爆发,这种明显的性格变化在网友中被戏称为“黑化”。黑化后的司马懿表现出极端的腹黑与痴狂,观众们对此反响强烈,纷纷表示过瘾。“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的雄心壮志;望的,是毕其一生的荣耀光辉;更是毕其一生最大的成就”,司马懿实际上怀有不容小觑的野心,尽管他一直都在暗自忍耐。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早早察觉到他的超凡潜力,这位先知般的人物,正是崔琰。
崔琰是东汉末年的杰出士人,他不仅是司空崔林的表兄,也是曹操麾下的谋士。崔琰外貌俊朗,威望卓著,以至于曹操对其十分敬重,常常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他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能力颇为出众,尤其是在识人方面,眼光独到,令人称道。
当时在司马家族中,有位名为司马朗的哥哥,他性格自负,恃才而骄,整日沉醉于吟诗作对,表现出一副名士的风范。尽管他在当时声名显赫,看似对外十分自信,总觉得家族中的地位能让自己高人一等,然而他对崔琰的才华并不十分看重,两人偶尔相聚,几杯酒下肚,便开始谈论起生活琐事。某一次,崔琰造访司马朗的府邸,司马朗作为东道主热情地向他介绍家人。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家族的人口颇为庞大,家中有八位兄弟,其中包括后来的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他们被合称为“司马八达”,当然,这也是后来的故事了。
在介绍完家人之后,崔琰环顾四周,却没有做出任何评论。见此情景,司马朗便让家人退下,二人继续饮酒畅谈。随着酒过三巡,崔琰突然严肃地对司马朗说:“你弟弟司马懿其智略果断,必定是个不凡之材,日后所取得的成就绝对会超越你这个哥哥。”司马朗对此惊愕不已,心中却并不在意,认为崔琰这番话显得有些醉酒后胡言,未深究其意。史书对此事有记载,“朗深不以为然”——《晋书:宣帝纪》便是出自此处。
后来的历史结果大家皆知,司马懿在魏国担任了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等重要职务,他辅佐魏国三代的托孤之臣,最终成为控制魏国朝政的权臣,堪称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战略家,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往后再提及司马朗时,大家常常会加上一句:“这是司马懿的哥哥。”
不可不说,崔琰的识人之明非同寻常。他对司马懿的卓越成就的预言也成为三国历史上少见的传奇之一。只可惜,崔琰自己却并未得到善终。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在给杨训的书信中写到“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曹操误认为此句暗含不敬之意,随即将崔琰逮捕入狱,最终不久后被赐死,令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