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战胜利后,郑洞国被几大战场抢着要,可却没人把他当成自己人
创始人
2025-09-12 19:05:36
0

在黄埔系将领中,许多人都拥有自己的基本部队。对于没有这些基本部队的将领,除了在军界被视作不够突出,甚至连蒋中正也可能冷落他们,把他们当作差生。然而,有一位例外,他便是黄埔一期的郑洞国。

在黄埔一期的学员中,有两位比较出名的“老实人”,一位是杜聿明,另一位则是郑洞国。虽然说杜聿明是个老实人,许多人并不认同这个说法,尤其是那些关麟征的支持者,他们认为杜聿明曾经在背后操控,使得关麟征无法得到更多的机会,尤其是在他有能力掌管第5军的时候,杜聿明却暗中阻挠。因此,他们认为关麟征之所以一直没有获得更多的部队,都是杜聿明的干涉,若是当时杜聿明没有这样做,关麟征就会有更好的前途,甚至可能和陈诚、胡宗南等人平起平坐。

然而,这些批评者忽略了一个事实。早在关麟征加入17军时,徐庭瑶曾打算将17军交给关麟征,然而关麟征并未答应。他拒绝的原因并非因为不信任徐庭瑶,而是他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脱离依赖,在日后不受他人影响,不愿沦为“傀儡”。因此,关麟征带着自己的25师脱离了17军,这种选择虽显得固执,但却也是他独立个性的体现。后来,那些无法从关麟征身上得到更多利益的人,便开始酸言酸语,试图抹黑他。

与关麟征的情形截然不同,郑洞国从进入军界起,几乎从未遭到过批评和非议。为何?因为他就是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不求功名,只是默默地尽责,甚至甘愿承担一切责任。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使得他在蒋系的军队中显得格外突出,也使得他在抗战胜利后,成为几位重要将领争抢的对象。

然而,郑洞国的军旅生涯为何没有自己的基本部队呢?他从抗战初期就已经被任命为第2师的师长,但这一师并非属于他自己的部队,而是蒋中正的部队。蒋系的基本部队通常是指由黄埔生凭借自己的能力收编并巩固的部队,这些部队是他们“立足”的根基。因此,拥有这样部队的黄埔生才真正具备了在军界立足的基础。而郑洞国,虽然作为黄埔一期的精英,却并未通过收编杂牌军来形成自己的势力。相反,他作为第2师的师长,实际上并未得到属于自己的基本部队。

郑洞国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他不需要通过这样手段来获得军长职位。抗战爆发后,郑洞国领导第2师参与了保定会战,但他终究无法避免部队的困难局面。特别是在战斗中,关麟征的52军无所作为,这让郑洞国深感失望。为了保住保定,他只能将自己的部队重新调度,最终在增援下成功撤退。尽管有其他部队的援助,郑洞国心中却对关麟征的态度充满不满。

尽管在保定会战中不尽如人意,但郑洞国在随后的台儿庄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深知运河防线的重要性,率领部队成功遏制住了日军的进攻,保证了台儿庄的防守。这一战,他的名声再度大振。

然而,郑洞国并未因此轻松,抗战后的岁月,他在军中虽有机会担任军长,但始终未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部队。即便蒋中正曾多次给他机会,让他接管37军或98军,但郑洞国并未接受这些提议,他始终保持低调与清高。

他的军旅生涯可谓是一场充满选择和坚持的过程。他在多个关键时刻展现出超凡的军事才能,但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了许多他人认为对他有利的机会。直到后来,他才真正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部队——第8军。尽管如此,他依然不得不接受一些令自己不满的安排,放下了曾经辛苦训练出来的部队,前往新1军任职。

他的一生似乎充满了“老实人”的牺牲和不屑妥协的坚持。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抉择后,他最终依然未能实现一个理想中的军阀梦。即便如此,他在抗战中的贡献和军中的品格,依然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

尽管如此,郑洞国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战后的复杂政治和军界斗争中,他的忠诚与执着反而成为一种负担。郑洞国始终没有成为“自家”的将领,尽管他在战斗中表现突出,最终他依旧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

在晚年,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为别人打工,为别人立下赫赫战功,但从未能真正拥有自己的部队。这样的结局,既让他深感失落,也让后人叹息。他的忠诚和老实,终究未能换来应得的荣耀和地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媒:事发东京闹市区,一名4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调查人员透露,一名40多岁的陆上自卫队队员因涉嫌谋杀未...
宋代官窑米黄釉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米黄釉三蹬方壶 口沿内敛,长方形器身三段衔接,器壁微鼓,平底,矮足,垫足烧造,足底涂酱色护...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演奏《艺术家... 曲目: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 指挥:卡洛斯·克莱伯 《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旋律轻缓而优美,带着安静恬淡的...
原创 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为了帮助观众解答一些难点,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邬思道,他既是剧中...
当“柴火”落在“瓷器”上,这是... 交汇点讯 用柴火烧制的茶杯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在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现场,以“柴烧”工艺铸就的茶具吸引...
原创 明...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设立陪都的朝代并不少见。唐朝设有东都洛阳,北宋设有西京河南府,明代也有陪都南京。但...
新书速览|Spark大数据开发... 清华大学黄永峰教授、江铭虎教授郑重推荐,培训机构长达8年千锤百炼、锻造而成,教学视频、作者微信群答疑...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东维子等,是元末明初集文学、书法于一身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