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砍而不伐”-皇太极时代八旗军五次入关,终于折腾死了明朝
创始人
2025-09-12 19:04:34
0

明末崇祯年间的后金入关历程与战略

从1629年起,皇太极领导的后金军开始了一系列突破长城防线的军事行动。他们绕过了宁锦防线,选择从内蒙古进入中国,先后通过龙井关、大安口和洪山口三个通道,开始了翻越长城进攻的序幕。对于明朝来说,这场突然袭击显得毫无防备,因为他们把大量兵力集中在了山海关和宁锦防线。面对突如其来的后金军队,明朝无法迅速做出有效反应。即使立即调集军队前去支援,最终也未能在野战中摧毁敌军的主力。

这次远征持续了两个多月,明军精锐如赵率教和满桂等也在这场战斗中阵亡,袁崇焕更是被捕入狱。与此同时,后金军不仅掠夺了大量资源,还带走了丰厚的战利品。

皇太极似乎从这次成功中尝到了甜头,并在之后的几年里,亲自或派兵四次从长城进关。这些行动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发生,而且每次皇太极总是带着战利品回来。这种屡次进攻的行为,看似像是上瘾,但从战略分析来看,每次进关都有其深刻的目的和精心的谋划。

五次入关背后的战略

第一次入关之后的五年,皇太极再度在1634年亲自率兵进关。与五年前刚登基的他不同,这时的皇太极已经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他成功地击败了那些曾与他竞争权力的贝勒们,形成了自己绝对的控制。内外政治上的稳固为他后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方面,皇太极在天聪五年攻克了大凌河,逼迫祖大寿投降,并击溃了明军的援兵,这一胜利让明朝关外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与蒙古的斗争中,皇太极更是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特别是在1632年击败察哈尔部,林丹汗被迫逃往青海,最终病死,察哈尔部彻底瓦解。1634年这次入关不仅是为了劫掠,更重要的是加强了自己对东北部的控制,收纳了残余的蒙古部众。

第三次入关发生在1636年,皇太极的目的是为了准备亲征朝鲜。然而,在动身之前,他派遣阿济格先行进关,目的是震慑明朝,表现出强大的军威。阿济格的部队迅速在京师周围掠夺,消耗了明军的力量,仅一个月内便夺取了12座城池,击败了56支明军。通过这一举措,皇太极向明朝展示了自己的力量,随后他迅速征服了朝鲜,完全打乱了明朝的防守部署。

第四次入关的目标则是配合多尔衮对明朝进行更深层次的打击。在1638年,皇太极没有亲自出征,但他派兵压到宁锦,确保明朝不能从关外调兵回防。这次行动导致了明朝的大规模损失,密云总督吴阿衡战死,济南被攻破,德王等人被俘。这一系列打击让崇祯帝愤怒异常,并导致了大规模的清算。然而,这一战略还间接为李自成提供了喘息之机,埋下了后来的隐患。

第五次进关发生在1642年,这是皇太极生前最后一次进攻,这一战略行动持续了长达八个月,清军在中间进行了一个月的休整。清军的行动仿佛如入无人之境,明朝防线几乎毫无抵抗。

皇太极的战略思想

皇太极的五次进关,展示了他深思熟虑的战略思维。努尔哈赤曾表示他要通过“七大恨”来伐明,但他意识到,明朝强大的国力和广阔的领土使得直接攻占变得困难重重。皇太极继承了这一思想,经过实际的军事行动,他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战略方向。

最初,皇太极并未完全有把握能够取代明朝,他与袁崇焕曾有过接触进行议和,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尤其是宁锦的失败让他意识到直接攻占山海关的难度。于是,皇太极发展出了一种迂回的战略,他通过不断入关削弱明朝的有生力量,摧毁其经济基础,而不是单纯地攻占城市。

他在五次进关中的每一次行动,虽然目的有所不同,但战略思想始终如一:削弱明朝的国力,待时而动。第一次的目的在于立威,第二次则是扩大对蒙古部众的控制,第三次是为了震慑明朝并为亲征朝鲜做准备,第四次则是进行战略性的消耗和牵制,而第五次则是在松锦战胜后趁机进行最后一击。

“砍而不伐”的战略

皇太极对明朝的战略可以用“砍而不伐”来形容。明朝虽然经过多次战败,但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国力。皇太极深知如果贸然攻城,可能会消耗过多力量且无法直接摧毁明朝。因此,他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通过持续的打击逐渐削弱明朝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时,明朝便会自然崩溃。

虽然皇太极没有亲自进入北京,但他为清朝最终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在皇太极的五次入关中,虽然没有直接攻占大城市,但通过不断削弱明朝的有生力量和经济基础,他让明朝在内外困扰中逐渐走向崩溃。李自成虽然成功进入北京,但若没有皇太极的战略布局,明朝的灭亡恐怕还会更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媒:事发东京闹市区,一名4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调查人员透露,一名40多岁的陆上自卫队队员因涉嫌谋杀未...
宋代官窑米黄釉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米黄釉三蹬方壶 口沿内敛,长方形器身三段衔接,器壁微鼓,平底,矮足,垫足烧造,足底涂酱色护...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演奏《艺术家... 曲目: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 指挥:卡洛斯·克莱伯 《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旋律轻缓而优美,带着安静恬淡的...
原创 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为了帮助观众解答一些难点,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邬思道,他既是剧中...
当“柴火”落在“瓷器”上,这是... 交汇点讯 用柴火烧制的茶杯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在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现场,以“柴烧”工艺铸就的茶具吸引...
原创 明...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设立陪都的朝代并不少见。唐朝设有东都洛阳,北宋设有西京河南府,明代也有陪都南京。但...
新书速览|Spark大数据开发... 清华大学黄永峰教授、江铭虎教授郑重推荐,培训机构长达8年千锤百炼、锻造而成,教学视频、作者微信群答疑...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东维子等,是元末明初集文学、书法于一身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