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一生中最宠爱的人,无疑是珍妃。《国闻备乘》曾记载:“珍妃生性乖巧、讨人喜欢,擅长书法、棋艺,常侍奉皇帝左右,和帝共进餐饮、同乐。德宗尤为宠爱她。”这正是她的魅力所在。珍妃凭借外貌的美丽与内在的才华深得光绪帝宠爱,然而,最终却因得罪慈禧太后,惨遭溺死,年仅25岁。相比之下,瑾妃虽然没有得到过宠爱,且未曾生育,却因妹妹珍妃的死被后人所知。尽管她自身性格沉默寡言、相貌平凡、身材微胖,却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印记——她的养子溥仪。
瑾妃和溥仪的关系如何呢?虽然瑾妃本是以木讷恭谨为人所知,但与养子溥仪的互动,又能从溥仪的亲自叙述中看到一些不同的故事。他曾提到:“如果端康(瑾妃)对我的管教仅限于穿军服和洋袜子,我或许不会有后来对她的不满。那样的管教让我意识到自己与常人有所不同,反而让我与毓庆宫的教育合拍。然而,瑾妃一方面受到慈禧的影响,她不仅模仿慈禧的做法,还采取了监视和管制我行动的方式。她任用太监李长安、李延年等人,让他们去探听我的行踪。她派遣的太监每天都要回去向她汇报,像极了慈禧对待光绪帝的方式。这种举动极大地伤害了我的自尊心。”
溥仪还提到,自己的老师陈宝琛为此非常愤怒,他曾向溥仪阐述过“嫡庶之分”的理论,这使得溥仪心中的愤懑更为加剧。事件的导火索出现在一个名叫范一梅的大夫被瑾妃辞退后,虽然这本与溥仪无关,但他周围的言论却渐渐激起了他心中的怒火。陈老师曾告诫他,身为太妃,瑾妃所表现出的专权过度,令不少人产生不满,甚至连太监张谦等人都纷纷发声,表示支持溥仪。
这一切的积累最终让溥仪决定与瑾妃直接对峙。他在一次气愤的冲动下,冲进永和宫,对瑾妃大声嚷道:“你凭什么辞掉范大夫?你如此专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我才是皇帝,难道你说了算吗?”他愤怒的言辞,让瑾妃脸色发白。然而,溥仪离开后,师傅们却纷纷夸奖他大胆出击。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瑾妃在愤怒中召集了溥仪的祖母和母亲,并向她们告状,最终使她们跪下来哀求瑾妃,恳求她息怒。溥仪到达永和宫后,听见瑾妃的哭喊声,他原本打算继续争辩,但看到母亲和祖母含泪的请求后,他的怒气渐渐消退,最后不得不去向瑾妃道歉,尽管这让他心中很不甘。他匆匆道歉时,眼神避开瑾妃,只简单地说了一句“皇额娘,我错了”。
然而,溥仪的让步并未带来平息。两天后,溥仪得知了母亲自杀的消息,这使得他更加对瑾妃的专横产生了深刻的怨恨。由此可见,瑾妃与溥仪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而其过于专断的行为,也最终导致了她的亲生母亲的悲剧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