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岳家军中有三大亲卫军,其中包括背巍军、踏白军和游奕军。今天,我们将重点讲解踏白军的历史与其在岳家军中的作用。
第一:踏白军的历史来源
踏白军并不仅仅是宋朝及岳飞军中的独有兵种,实际上,早在黄巢起义时期就有踏白军的存在,甚至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后梁也曾设立过踏白军。左踏白指挥使王檀在跟随朱温攻打青州的战役中,曾带领踏白军在密州战斗中进行侦察。王檀在了解到城头旗帜飘扬的消息后,小心翼翼地判断城池为空,才命令大部队进入。
岳飞早期在宗泽麾下担任踏白使,1128年金军南下,岳飞带领500骑兵进行敌情侦察,成功击败金军后,成为踏白军的统制,即宗泽麾下踏白军的领导。宋朝时期,踏白一词通常与侦查有关,而岳飞麾下的踏白军不仅在岳家军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实当时整个宋朝的军队都设有踏白军的编制。
第二:踏白军的领导
岳家军中的踏白军统制最终由董先担任,董先是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年曾跟随翟兴抗金,担任镇抚使。后来,董先一度假意投降伪齐的刘豫,赵构举起大旗后,董先重新归顺南宋,担任了岳家军中的踏白军统制职务。
第三:踏白军的人员规模
据岳飞在《奏陈州颍昌捷状》中的记载,踏白军的规模在八千人以上,但具体人数并没有详细资料。
第四:踏白军的建制
踏白军的军事建制有着明确的层级结构。统兵的官员分为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职务,此外还有统领、同统领、副统领等职务,这些官员要么是统制的助手,要么是在统制的指挥下分统军马。各级将官如正将、副将、准备将等,统称为“将官”。在将官之下,还设置了训练官、部将、队将、队官等不同职务。
第五:踏白军的人员构成
踏白军的成员构成十分复杂,除了有参与起义的战败军队,还有不少是从北方随岳飞南下的士兵,也有伪齐刘豫时期的旧部。更有不少来自流寇战败后的士兵,以及岳飞收编的各地军官。举例来说,董先就是由流寇中被收编并划入岳飞麾下的踏白军统制。
第六:踏白军的主要任务
踏白军的职责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是探索道路,确保大军的顺利通行,并防止敌人偷袭;二是侦查敌情,了解敌军的主帅、规模、人数和驻扎地点等;三是执行军事突袭,给予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
第七:踏白军的战绩
虽然踏白军的具体战斗事迹不多,但从其主将董先的履历来看,踏白军参与过许多重要战斗。1133年,赵构正式任命岳飞为踏白军统制。1134年,岳飞攻占邓州;1136年,征战卢氏县,取得了唐州、蔡州的重大胜利。1140年,岳飞北伐,踏白军参与了与牛皋、傅选等将军一起在汉上与金军的激战。岳飞的踏白军不仅在重要战役中担当先锋,还曾多次在突发情况下迅速展开突袭。
例如,《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记载,金军攻打蔡州时,侍卫马军司统制赵撙带领诸军抵抗,京西制置使吴拱也派遣踏白军统制焦元前来援助。这表明踏白军不仅是侦查部队,也是一支充当战斗先锋的队伍。
第八:踏白军的去向
随着岳飞和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的兵权被解除,踏白军的统制董先也在1141年后,逐步转任鄂州御前诸军统制、侍卫亲军步军统制等职务。此时,踏白军可能像背巍军一样,转变为宋高宗御前的亲军部队。
踏白军的战力一向出色。据岳飞在《奏陈州颍昌捷状》中的描述,踏白军成员个个武艺高强、智勇双全,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突发情况下更能进行精准的突袭,身先士卒,永往直前。踏白军始终位于战斗序列的最前方。《宋史·吴挺传》记载,作战时,踏白军总是排在最前面,之后才是“摧锋”、“策先锋”和“游奕”等队伍。正因为踏白军的独特兵种性质,它在宋朝军队中一直担任着侦查和先锋的重要任务。
这些战绩和特质,无疑展现了踏白军在岳家军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