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与关羽的对决,这场战斗更像是庞德被逼无奈的选择,而非他主动出击的结果。曹操派遣于禁和庞德前去解救樊城的围困,然而,刚刚接过先锋印的庞德还未适应新的身份,就收到了曹操发出的撤回命令。
对此,庞德心中自然十分不满,暗想难道这是在故意戏弄我吗?他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曹操对此倒是非常直截了当,他表示:“你的亲哥哥庞柔和你之前的上司马超都在刘备手下任职,我当然相信你,但别人未必会这么想,我也无能为力。”隐含的意思就是:你这小子随时可能在战场上反水啊!
庞德并非初入官场的菜鸟,他很清楚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心中一阵惊慌,立刻摘下帽子,跪倒在地拼命磕头,结果因用力过猛,头皮被蹭破了,鲜血直流,这样一来,他仍然要向曹操表示忠心。庞德明白,若要消除曹操和曹营将领对自己的疑虑,仅仅依靠几句空洞的誓言是不够的,必须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此时,庞德已被逼到了墙角,别无他法,他必须和关羽对阵。
身为老将的庞德,战斗前必然进行了周密的评估,得出的结论是:这场战斗的收益要远大于风险。首先,风险方面,不可否认,关羽是个可怕的对手,他曾轻易击败过许多知名武将,如华雄、颜良和文丑等人,几乎都是瞬间解决。庞德心里明白,他能否抵挡住关羽的攻击并无把握,稍有不慎,自己也许就会一无所有。
再谈收益,尽管庞德曾经救过曹操的性命,但对于一个降将而言,他在曹营中的地位并不高,正如先锋印事件所显示的那样,他一直遭受质疑。如果此次能侥幸击败关羽,甚至杀掉他,庞德将名声大振,成为曹操的心腹,届时再无人敢对他指指点点,他的地位必将大幅提升。
虽然存在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关羽此时已近六旬,身体不再如以往那般强健。而庞德比关羽年轻了大约八岁,体力上自然占有一定优势,再者他本身技艺不差,箭法也颇为了得。在曹操的逼迫和可能得到的丰厚收益的刺激下,庞德决定铤而走险,谁知道,若成功了又会如何?
既然下定决心要冒这个险,那么与其等待,不如直接上阵拼搏。然而,庞德并未如此简单行事,他想要给曹营的将领们,以及曹操,留下一点印象,展示自己的决心。于是,他决定采取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发起挑战——他准备了棺材,公开宣布出战,意在表明:“曹丞相,你看到了吗?我已准备好最坏的结果,要与关羽决一死战,你们还怀疑我吗?那些对我不屑一顾的人,这下你们总该消停了吧?”
这场出于无奈而的勇敢尝试最终几乎获得了成功,但未曾想,庞德的同伴于禁却成了他最大的障碍,让他在胜利的边缘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