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南朝的文学批评,在唐代为何衰落?在南宋又取得怎样的发展?
创始人
2024-11-01 17:37:09
0

原标题:兴于南朝的文学批评,在唐代为何衰落?在南宋又取得怎样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的文学发展史也和国家的历史一样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不过和西方的部分国家不同,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和政治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诗经》等中国文学启蒙作品更是被列为儒家经典,甚至成为了执政的根据。

不过在南朝的时候,由于中央政府权力下降,经学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迟滞,文人们开始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研究之中,他们对文学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品论,其中《文心雕龙》等作品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学批评著作中的里程碑。

但是到了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时期,虽然中国的文学在南北文化融合之后走上了新的高峰,唐诗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但是文学批评的风气却从文坛上消失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之后南宋朱熹等人的文学批评又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唐代文学批评的没落的原因

我们在提到唐代文学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唐诗,在唐代开放的文化背景之下,南朝的宫廷诗歌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学产生了奇妙的反应,让诗歌得到了极快的发展,作诗也成为了唐代文人的风尚,在盛唐时期,田园诗,边塞诗等多种诗歌类型都发展到了极盛,更涌现出了李白,杜甫这样的顶级诗人。

但是这样的文化背景也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唐代由于诗文的兴盛,其也逐渐成为了新兴的科举制度的主要考核科目。而这样的现状让当时的文人们无心研究诗歌的理论逻辑,一心只想着如何写好诗歌。因此在唐代最流行的是众多诗人所编写的《诗格》,即教育人写诗的理论,对于文学本身的价值及其人文意义缺少应有的考量。

而且在唐代的时候,文人们开始像汉代儒生那样解读儒家经典,他们沉迷于章句之中而不能自拔,这让他们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禁锢。而《诗经》,《楚辞》这样的文学经典被他们引申出了极多的政治意义,这对于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而在盛唐之后,唐朝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迅速进入了分裂状态,这让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大幅下降,各地军阀的不断涌现让军事政府成为了主流,在这样的状况下,文人的地位出现了大幅下降,他们疲于在各个地方领导者之间谋生,全然没有精力来进行文学批评工作,这也让南朝兴盛一时的文学批评理论陷入了停滞。

而且在唐朝后期,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在政治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门阀政治和文人士族的地位开始出现大幅下降,这对于文人的冲击也是十分大的,失去了优势政治地位之后,他们又失去了社会资源,这让晚唐时期的文学出现了较大的滑坡,失去了生活保障的文人们经更加无法参与到文学批评的工作中了。

南宋时期文学批评的复兴

在唐代之后的五代时期,中国的政治局势依旧十分混乱,因此文学的复兴要到后面的两宋时期才正式开始。而在南宋时期,文人的地位达到极盛,这才让文学批评的复兴有了可能。

在南宋时期,对文学批评的复兴作出最大贡献的共有两个人,其一为朱熹。这位大儒在除了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精细的解读之外,他也能够跳出章句的限制,去探析经典背后的思想价值。而他对于唐代章句学的反思让他对《诗经》,《楚辞》等作品提出了全新的看法。

他指出《诗经》中的不少章节本就是情诗,其中包含了先民们朴素的感情,而之前的学者都将其解读为"美刺",认为其有一定的政治含义,无疑是过度解读了,朱熹的这种看法在当时无疑是十分难得的,其将文学作品从政治中剥离出来,这才为之后文学理论的进步提供了可能。

对于《楚辞》,朱熹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屈原等人在创作《楚辞》的时候,虽然有一些因为政治失意而生出的抱怨,但是整体的基调是平易的,其感情也不甚哀怨,但是后来的学者对其中的语句进行了过度的解读,这完全破坏了作品的原意:

《楚辞》不甚怨君。今被诸家解的都是怨君,不成模样。……《楚辞》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

南宋另一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创作了《沧浪诗话》的严羽,他的评论对象和朱熹不同,他将自己批评的对象聚焦在了南宋的文人身上。我们知道在南宋时期理学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这对文学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江西诗派诗人在作诗的时候就喜欢以议论入诗,来彰显自己的理学造诣,这在严羽看来是和诗歌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而严羽和朱熹指出的那些在理学发展背景下的文学问题,提醒人们对文学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也为后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自从儒家文化被定为中国封建时期的指导思想之后,脱胎与先秦诗歌与散文的中国文学就一直很难与政治分开。这就造成了中国纯文学理论发展的不足,除了在中央政府存在感不强的南朝时期,中国的文人很少进行文学理论的研究,而更加注重文学在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即使在文学发展极盛的唐代,众多文人也更多将诗歌或者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当作仕途的敲门砖,他们只注重如何写好文章来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对于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并不感兴趣。随着晚唐时期文人地位的不断下降,他们就更没有可能关注文学理论了。

不过在南宋的时候,这样的状态出现了转机。虽然当时的大多数文人还将注意力放在政治工作之上。但是他们对于经学义理的重视让他们跳出了章句的桎梏,能够用更加文学化的眼光来审视经典,这让《诗经》等作品的文学性得到了发扬。而热烈的学术氛围也让批评家们有了发言的空间,这才让文学批评在南朝之后再次进入了学者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朱熹集》

【2】《沧浪诗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鞅是先秦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可以说没有商鞅的变法图强,就没有后来的秦国一统大业。无可否认商鞅为秦国立...
原创 对... 2本都属“演义”作品,但又不同于演义和小说。相当于作者对一个历史时期的个人理解,或者说是从现代人的角...
从基辅罗斯公国到弗拉基米尔公国... 公元1054年—1169年,基辅罗斯混乱封建割据及血腥内战频发时期 公元1054年,由于基辅罗斯的法...
原创 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反法西斯联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主战场的欧洲遭到...
原创 美... 巴拿马是美洲的一个小国家,他们的面积只有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但是这样一个小国家却在世界上...
原创 波... 在公园1763年的时候,英法战争终于结束,随着战争的胜利,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的殖民地霸主。但是战争所...
原创 西... 西班牙的历史上有一位戴着眼罩的"独眼美人",安娜·德·门多萨。她虽然戴着眼罩,却丝毫无损她的美貌,她...
原创 古... 作为与中国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其历史非常令人着迷。 虽然很可惜他没有像中国一样延续至今,但...
原创 爱... 爱尔兰本来是个独立的国家,可英国强大起来后,慢慢的向其渗透,直到1801年英国将爱尔兰划入英国版图,...
原创 谁... 抗战时期,东南沿海各省相继沦落,滇缅公路成为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惟一陆上通道。但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