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皇帝的统治下,发生了许多历史性的大事件,其中包括擒拿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征伐准噶尔和抵御沙俄的侵略,康熙因此被誉为“千古一帝”。而他一生中的首件大事便是擒拿鳌拜。
鳌拜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奸臣的形象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拥有“满洲第一勇士”的美誉,这一称号可谓实至名归。从皇太极时期开始,鳌拜便是满清八旗中的一员猛将,凭借其过人的勇猛,成为了名声赫赫的战将。
在清朝入关后,鳌拜屡立奇功,从攻占明朝皮岛到平定四川张献忠,鳌拜一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他为清军立下的战功,使他得到了顺治帝的宠爱,顺治皇帝为此赐予他一系列的官职与荣耀。
康熙登基后,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四人共同担任辅政大臣。然而,由于索尼年老体衰,遏必隆性格软弱,苏克萨哈又深得多尔衮的宠信,鳌拜凭借自身的能力,很快便掌握了朝政大权。
掌权后的鳌拜桀骜不驯,对年幼的康熙没有丝毫敬意。他不仅频繁强迫康熙同意自己的意见,还多次违反禁令,带刀觐见,令康熙颇为不满。康熙虽年少,但已有深思熟虑的计策。他意识到,单凭常规手段根本无法除掉鳌拜。即便有朝臣愿意协助,恐怕也未必能动摇鳌拜的权力。
康熙未采取直接手段除掉鳌拜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鳌拜是否有谋反之意并未有定论。事实上,即便在擒拿鳌拜之后,也没有关于鳌拜是否真心叛变的确凿证据。康熙最终对鳌拜采取行动,并未以他的谋反为由,而是通过巧妙的手段将其擒获。
为了成功捕捉鳌拜,康熙需要帮助,于是他召集了一些少年,开始在宫中进行女真摔跤的训练。康熙对摔跤的热衷迅速在宫中传播开来,鳌拜听闻此事后,反而支持这一训练,时常亲自到宫中指导这些少年,认为这是一件有益的事。然而,他却不知道,这些少年将成为自己最终的“陷阱”。
鳌拜之所以会上当,也因为康熙表现得过于成熟稳重,甚至连精明的孝庄太皇太后都未能察觉其中的端倪,时常劝康熙不要沉迷于此。而在这些少年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索尼的儿子索尔图。许多历史作品中,索尼常被描绘为一个文人形象,但《八旗通志》记载了索尼年轻时随努尔哈赤征战四方,显示出他并非如外界所言的文弱之人。他年轻时的英勇不逊色于鳌拜。
实际上,索尼参与了这一计划,他的儿子索尔图成为了康熙的摔跤伴侣。这也表明,这背后不仅仅是少年们的简单练习,其中也包含了更多的政治智慧和安排。
尽管鳌拜身为满清第一勇士,拥有极高的武艺,康熙却没有让这些少年直接动手,而是巧妙地利用计谋,智取鳌拜。根据《清圣祖实录》的记载,康熙并未亲自出面,而是命令“议政王等”采取行动,最终擒拿了鳌拜。这一过程并没有如后人所说那样,充满惊心动魄的对抗,许多关于摔跤少年和鳌拜斗智斗勇的传说,实则是后人夸大其辞的编造。
那些传说中的摔跤少年,实则是康熙的一个巧妙计策,旨在让鳌拜认为自己沉迷玩物,荒废朝政,从而产生松懈。更令人惊讶的是,连康熙最亲近的外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直到鳌拜被捕的消息传来时,才意识到康熙已布下连环计,感叹康熙手段的深沉与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