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晚清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尽管她并非正式的皇帝,但却实际掌控了清朝政权近五十年。光绪帝的一生几乎全都在她的阴影下度过,而她的儿子同治帝也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这让慈禧背负了不少骂名。而慈禧遭到严厉批评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她极其奢华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她对香气的偏好。她不喜欢传统的熏香,便使用新鲜的水果来替代。
在慈禧所住的宫殿里,常常可以看到几个大缸,这些缸里装的都是各式各样的水果。单是水果的消耗量,恐怕一座城市也无法与之相比,然而慈禧并不是用这些水果来食用,而只是为了享受它们的香气。除了食物的奢华,慈禧的用具同样不逊色。她的便盆便是用檀香木雕刻而成,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并镶嵌了宝石。而她所穿的袜子,也是她奢华生活的体现。据说,仅袜子一项,每年就需要花费一万多两银子,虽然这对于慈禧来说只是小数目。
然而,慈禧去世后的丧事安排,更是令人震惊。她的葬礼堪称极尽奢华。从她的陵墓建设开始便可见一斑。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慈禧也毫不例外,她的陵墓与慈安的不同,远超后者。最初的修建费用超过了五百万两银子,而在慈安去世后,陵墓又经过重修,耗资更是达到了150万两以上,具体数额未曾详细记载,因为实在令人咋舌。1908年10月18日,经过多年修建,慈禧的陵墓终于完工,而巧合的是,她在几周后就去世了。
慈禧在1908年11月15日的未时,安详辞世,享年七十四岁。在她去世之前,她已经为自己的葬礼做了详尽安排,葬礼规格堪比皇帝。从当时的照片来看,葬礼异常壮观,这些照片是由荷兰摄影师亨利·博雷尔拍摄的,当时他在北京开设照相馆。照片中显示,葬礼队伍似乎没有尽头,整个宫殿布满了旌旗,仿佛整个皇宫都在为慈禧送行。
慈禧的棺材特别庞大,由128人共同抬着,棺材上方装饰着一颗火焰宝珠,周围围绕着黄色云纹的绸缎,绣有五彩龙纹。为了展示她的尊贵,清朝还特意在西直门外修建了一个亭子,供各国外交官和高官观看她的送葬队伍。这个亭子同样精致华丽,气派非凡。
然而,葬礼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阴兵阴将”——这些纸扎的纸人看起来与真人无异,表情诡异,令人不寒而栗。作为冥器的一部分,阴兵阴将常见于殡葬中,但像慈禧这样使用如此众多的阴兵阴将还是极为罕见。这些阴兵阴将的出现或许是她在生前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可饶恕,因此希望能以这支庞大的阴间队伍来陪伴自己。
这场盛大的葬礼吸引了大量民众观看,然而普通百姓需购票才能入场,尽管如此,许多外国人仍然觉得值得亲眼目睹,因此才有了这些珍贵的照片。慈禧死后的哀荣不仅仅体现在葬礼的豪华上,她的谥号和陪葬品同样奢华无比。她的谥号长达22个字,是历代清朝皇后中最为复杂华丽的,甚至孝庄太皇太后的谥号都无法与之相比,尽管孝庄在历史上要比她更为显赫。
她的陪葬品也不亚于乾隆皇帝,传说棺椁内的珍宝价值高达5000万两白银,这些珍宝的具体细节无法完全了解,只能通过当时的记载窥见一斑。慈禧的丧葬花费到底有多庞大,后人至今无法估算。或许正因为她生前过于奢华,这样的豪华葬礼反倒成为了她日后悲剧的根源。二十年后,慈禧的陵墓遭遇了劫难,1928年,孙殿英盗走了她的陪葬珍宝,并且将她的陵墓破坏,尸体抛弃。她的葬礼再壮丽,也只不过是一时的风光,最终换来的却是后人的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