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的太阳即将沉下山去,微山湖面上依旧宁静如水。”这句歌词出自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许多人都曾听过其中的旋律。而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而是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从1938年到1945年,铁道游击队以临沂至枣庄段铁路以及枣庄至台儿庄段铁路为主要活动线,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鲁南地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英勇斗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然而,如果深入研究铁道游击队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电影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被遗漏了——那就是铁道游击队最早的队员之一,也是创始人之一的徐广田。刘知侠,作为《铁道游击队》小说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徐广田的事迹分配给了其他角色,因此他没有出现在小说和电影当中。这背后藏着一个尴尬的真相——徐广田在后期背叛了。
1946年夏天,刘知侠正在忙碌地创作《铁道游击队》小说。在这次创作过程中,刘知侠不仅仅是进行了一些采访。他亲自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微山湖的游击队根据地,和队员们同吃同住了几个月,深刻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斗争精神,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创作灵感。
然而,当刘知侠正在创作“徐队长劫军列”的故事时,他得到了徐广田叛变投敌的消息,这让他大吃一惊。记得在游击队根据地时,队员们曾经对徐广田赞不绝口,称他为勇敢、豪爽、讲义气的人物。他不惜孤身一人面对敌人,为掩护战友撤退而敢于与鬼子对抗,简直就是英雄模范。可为何这位英雄会突然叛变?
更令刘知侠困惑的是,徐广田的叛变已经传遍了四面八方,那么以他为原型创作的故事还能继续刊发吗?徐广田到底算不算英雄?从刘知侠的创作手稿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此感到极大的纠结和无奈。英雄竟然变成了叛徒,他一时无从处理这个问题。
正因如此,尽管《铁道游击队》早在1946年就开始创作,但小说直到1954年才正式出版。这其中,除了刘知侠转而创作其他作品的原因外,徐广田的叛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阻力。最终,刘知侠选择了一个相对折中的解决办法——将徐广田的事迹转移到其他人物身上,这样既保留了他的贡献,也避免了让他出现在小说中。
那么,徐广田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又为何会叛变?他的结局如何?
1937年末,日军进攻山东,山东军阀韩复榘弃城逃跑,将齐鲁大地交给了侵略者。然而,山东人民并未停止抵抗,铁道游击队正是抗战中的佼佼者之一。1938年,洪振海和王志胜两位抗日义勇军将领来到枣庄,在峄县建立了情报站,铁道游击队就从这个情报站发展起来,最初只有十名年轻队员,徐广田便是其中之一。
皖南事变后,铁道游击队迎来了关键时刻。当时,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进攻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干部面临着极大的危险。铁道游击队临危受命,承担起掩护新四军干部转移的任务。由于熟悉当地地形,且掌握了敌军的调动规律,铁道游击队成功将干部们安全护送到目的地。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叶飞等高层领导都在这批干部中,铁道游击队的贡献不可估量。
此外,徐广田还多次袭击日伪军列车,夺取弹药补给。在掩护部队突围时,他总是将队员们先行撤退,自己留在后方断后。他凭借这些出色的表现,多次受到表彰,1943年被评为山东军区的甲级战斗英雄,这也成为刘知侠后来重点调查徐广田事迹的原因之一。
然而,尽管徐广田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勇敢,但他性格中的一些缺点也逐渐显现。他在平时容易感情用事,与同志间有过一些争执,尤其是在战利品分配时与队员发生过冲突。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较为严重,总是想着出风头,因此与其他同志有时也会产生摩擦。更糟糕的是,他对文化学习不感兴趣,忽视了思想政治建设,长期的这种态度为日后叛变埋下了伏笔。
抗战胜利后,铁道游击队进行了整编。大队长刘金山调任鲁南铁路局副局长,其他一些队员也得到提拔,而徐广田则依旧是中队长,这让他感到非常不满,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提升。实际上,领导并非忽视他,而是因为他所在的“长枪中队”使用的是先进的日式武器,且队伍已经磨合得很成熟,因此没有拆分这个队伍,而是继续让他担任中队长。若他能坚持下去,未来甚至有望成为开国少将。
然而,徐广田并未理解上级的苦心,反而多次抱怨。1946年上级安排他到临沂学习,他却气愤地回到老家滕县。此时,内战已全面爆发,滕县正处于敌我交界地带。鲁南军区意识到他有可能被敌人收买,便派人前去接他,但为时已晚。徐广田最终屈服于国民党高官的诱惑,决定投敌。虽然起初他并不情愿,但很快便被任命为特务连长,国民党在宣传上大肆炒作,造成了不良影响。
然而,徐广田并未满足于特务连长的职位,做了两个月后便离开了。尽管他最终离开了敌人,但叛变的事实已经传播开来。建国后,他因叛变被捕,但由于他在国民党期间并未做出严重的背叛行为,他被关押两年后获释。此时,徐广田已在人们眼中不再是英雄,而是叛徒。1960年,他在贫困和疾病中去世。
徐广田的经历令人深思。英雄与叛徒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受到个人价值观、性格缺陷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不应仅仅因为他的叛变而否定他过去的贡献,同时也不应忽视他叛变后的错误行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在徐广田的经历中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