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靖难之役”取得胜利后,如何处理朱允炆及其兄妹和子女的问题,成为历史上一个引人关注的故事。 1402年,当朱棣攻陷南京城,称帝之际,他对自己的侄子吴王朱允熥的封号进行了降级,改封为郡王广泽王,并将其迁往漳州居住。在历经三个月的时间后,朱棣再次召回朱允熥,最终降其为庶人,并将其囚禁在凤阳,过上了无自由的生活。
朱允熞是朱允炆的亲弟弟,系朱标的第四个儿子,封号衡王,由于战事未能开始他的藩地治理。因此,朱允熞与其兄弟朱允熥和弟弟朱允熙一起,被朱棣降封为郡王怀恩王,居住在建昌。同年,他与朱允熥共同被召回京城,最终陷入庶人的身份,并同样被禁锢在凤阳,直至他去世的那一刻。
徐王朱允熙则因年幼,仅有十二岁,未曾出藩,侥幸逃过了朱棣的清算。他以敷惠王的身份,和母亲吕氏一同在朱标的陵墓附近生活,竭尽全力地侍奉已故的父亲朱标。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对他宽容,最终他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府邸大火中不幸夭折,年仅十六岁。朱棣在朱允熙去世后,罕见地授予了他“哀简”的谥号,使他成为了唯一一位在永乐朝时期被赐予谥号的朱标之子。
朱标除了生有上述三子外,还有长女江都公主、次女宜伦公主以及三、四女南平郡主。长女江都公主,最初被封为江都郡主,于1395年下嫁给长兴侯的庶子耿璿。然而,当朱棣称帝后,耿璿誓言绝不屈服,最终被朱棣杀死,江都公主因此被降为郡主,随即陷入忧愁而去世。次女宜伦公主最初被封为宜伦郡主,朱棣夺位后,她的封号亦被改为郡主,但她得以安然度过,最终在永乐十五年嫁给了一位普通百姓。三女的生平则无从考证,而四女南平郡主于1412年去世,去世后朱棣追封她为南平郡主,以示尊重和纪念。
朱允炆有两个儿子,分别名为朱文奎与朱文圭。朱文奎自出生便被立为太子,但在朱棣攻入南京城时,他仅六岁,便与父亲建文帝一同失踪。朱文圭则年仅两岁,被朱棣囚禁于皇宫之中。待到明英宗时期,朱文圭才重获自由,但不久后便撒手西去,享年58岁。这个家族的悲剧,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