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千年前,秦始皇造了一块传国玉玺代代传承,最后的下落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9-10 23:03:03
0

历史上最为珍贵的印玺,非“传国玉玺”莫属。这枚印玺是秦始皇在登基称帝后,命人以和氏璧为材料精心打造的。印玺上铭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展现了秦始皇的雄心壮志,也象征着他至高无上的权力。

因此,传国玉玺成了历代帝王眼中的至宝,是皇权和正统的象征。凡是想要建立帝业的人,必定会向往这方珍贵的印玺,期望通过它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然而,遗憾的是,这块象征权力的玉玺未能一直传世,而是随着历史的波涛逐渐消失在茫茫岁月中,尽管无数人竭尽全力想要寻回它,依旧未能如愿。

那么,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是否有一天,我们还能再次见到这枚曾见证了岁月沧桑的印玺呢?

虽然这方印玺在秦始皇时代才正式成为帝王象征,但其起源却要追溯到春秋时期。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制作的,而和氏璧的故事则从楚国的卞和说起。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石头,竟然从中取出一块宝玉。他精心雕刻,把这块宝玉制作成了玉璧,打算献给楚王。

然而,这块宝玉的价值并未得到当时楚王的认可,卞和先后将和氏璧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却都遭遇冷遇。更为悲惨的是,两位楚王不但拒绝接受这块宝玉,还误以为卞和在欺骗他们,最终下令砍掉卞和的左右脚。面对两次的屈辱和痛苦,卞和依然坚信,迟早会有人识得这块宝贝的真正价值。

终于,楚文王继位后,卞和再次将和氏璧献出,并且以泪洒玉璧的方式打动了楚文王。楚文王确认了这块玉璧的价值,欣然接纳并将其命名为“和氏璧”。

然而,和氏璧并未长久留在楚国,历经战乱之后,和氏璧转手到了赵国,成为赵国的国宝,甚至引发了赵国与秦国之间的冲突。正是因为蔺相如勇敢将和氏璧从秦国抢回,才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从那时起,和氏璧便成为了秦国的梦中情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终于获得了这块璧玉。

秦始皇对和氏璧情有独钟,但他钟爱的并非它的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和优质玉石的材质。为了进一步利用这块玉璧的独特价值,秦始皇命工匠从中裁剪出一块最为完美的玉料,制作成了象征其皇权至高无上的“传国玉玺”。与此同时,他在玉玺的底部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寓意着秦国的皇位是天命所赐,国家将永远昌盛。

从此以后,传国玉玺成为了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象征,开始了它充满传奇与波折的历程。即便秦始皇时期,传国玉玺也差点遗失。某次秦始皇乘船穿越洞庭湖时,突遇风浪,为了保命,他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以求平安。虽然他的祈求得到了回应,船未翻覆,但这枚印玺也随风浪沉入湖底,失踪多年。直到数年后,一位渔夫在湖中捞到了它,传国玉玺便再次现世。

不过,传国玉玺并未一直归属于秦朝皇室。在秦朝灭亡后,刘邦率兵进入咸阳,接过了传国玉玺。虽然刘邦并未立即称帝,但他深知这块玉玺的价值,便将其保留。最终,随着汉朝的建立,传国玉玺也成为了汉代皇权的象征,代代相传,成为刘家最重要的传国之宝。

然而,历史并未停止对这枚印玺的考验。当汉朝末期,王莽篡位,夺取了这块玉玺,企图以此来证明自己新朝的正统性。为了得到这方权力象征,王莽向太皇太后王政君索要玉玺,未曾料到,王政君坚决拒绝,甚至将这块传国玉玺摔在地上,结果导致玉玺的一角被摔断。为补这个缺口,王莽决定用黄金修补,使得这块玉玺的外观变得更加独特,成为“金镶玉”的传世瑰宝。

东汉末年,传国玉玺经历了更加曲折的命运。董卓之乱期间,玉玺失踪。直到孙坚攻入洛阳,发现一具宫女的尸体时,玉玺竟然出现在她的脖子上。孙坚以为这是天意,认为自己应当称帝,但最终,玉玺却被袁术抢走。袁术死后,玉玺又进入了曹操的手中。

随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传国玉玺经历了多次易手,成为各个政权争夺的焦点。无数次真假玉玺的事件让人们无从辨认,传国玉玺的真正下落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直到隋朝统一后,传国玉玺才迎来了一段相对安定的时光,但隋朝的短命也未能让它安享太久。隋炀帝死后,萧皇后带着它一度险些落入突厥之手,最终传国玉玺再次进入李家之手。

唐朝时期,传国玉玺见证了盛唐的辉煌,但好景不长,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步入衰败,最后进入五代十国的乱世。在这段时期,传国玉玺的命运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出一辙,几经易手,真假难辨。到了宋朝,尽管皇帝曾经尝试找回这方印玺,却遗憾地发现它早已不知所踪。

甚至在元朝时,有人声称找到了传国玉玺,并献给了元朝皇帝,但这一切也只是政权巩固的幌子。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曾派人寻找传国玉玺,但最终未能如愿,彻底断定它已经消失。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亲自鉴定过几块声称为传国玉玺的宝物,然而,最终的结果都只是伪造品。尽管如此,他还是像宋朝的皇帝一样,制作了一方假的传国玉玺来满足自己的兴趣。

如今,传国玉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时至今日,它的下落依然是谜。尽管它的真实面目可能永远无法重现,但人们依旧怀抱着期待,幻想着有朝一日,或许传国玉玺会重新面世,成为新的历史象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致景科技“小小画家”项目第四季... 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南三县交界处,群山如海浪般起伏环绕,仁寿县禾加镇识经学校便坐落于此。这里教育资源相对...
我市古玩艺术品大集正式开市 为进一步促进古玩艺术品交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近日,我市古玩交流大会在农产品交易大市场火热开市。 ...
原创 为... 曹魏有着建安的风骨和魏武的遗风,而蜀汉则以桃园结义和鞠躬尽瘁而闻名。相对来说,东吴则有其独特之处,俨...
原创 《... 历史上有一本书,名为《推背图》,它被誉为神秘的预言书,声称曾预言了七位奇女子。如今,其中五位的预言已...
原创 皇... 作者:殘門銹鎖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 都姓司马,所以在公元317年,东晋随之出现。 建立东晋的人...
第41个教师节:名中医墨香浸润... 中新网上海9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医道、书道皆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书法与岐黄之道一脉...
原创 刘... 刘邦称帝后,曾有一位名叫丁公的人前来找他。他告诉刘邦,之所以刘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当年他曾放过刘...
原创 专... 为了提升您的阅读体验并使您能及时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点个“关注”,我们将每天为您更新引人入胜的故事,...
原创 三...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本文讨论的内容是基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而非历史事实。简而...
通讯:一座资源城市的书法力量 中新网乌海9月10日电 题:一座资源城市的书法力量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听闻要调到地面科室工作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