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勤政与最怠政的皇帝大对比,差距何止天壤之别
创始人
2025-09-10 19:31:02
0

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在治国理政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有些皇帝像朱元璋和雍正,堪称典型的工作狂人,他们不仅亲力亲为,而且经常彻夜办公;而有些皇帝如万历,则极度懒政,长时间放任朝政,甚至将整个朝廷拖入了困境。

首先,万历皇帝的懒政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几乎每一项与朝政相关的事务都得不到他的亲自处理。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懒政行为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不朝,即不上朝。万历皇帝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几乎从不亲自主持朝廷事务,朝堂上的讨论和决策多由权臣代替。甚至有许多忠诚的大臣和官员,跪在宫门外苦苦请求他亲自理政,却始终得不到回应。尤其是在辽东战事爆发后,朝中的大臣和大学士纷纷上疏请求皇帝亲自出面讨论应对策略,但这封疏奏却仿佛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第二,不庙,指的是万历皇帝疏于祭祖和敬天的责任,甚至不亲自祭祀宗庙和太庙,完全忽视了“敬天法祖”的皇帝基本准则。皇帝的职责不仅仅是管理国家,还应肩负起祭祖的责任,但万历显然对此漠不关心,造成了对祖先和天命的极度不尊重。

第三,不郊,表示不亲自进行郊祭活动。郊祭天地是古代皇帝的重要责任之一,旨在维系君与天命的联系。但万历连这一基本的宗教仪式也懒得参与,显现出他对国事和天命的极度漠视。

第四,不见,即不接见大臣,甚至连最重要的大臣也无法见到他。宰相朱赓三年没有机会向皇帝请示国家大事,这种状况让整个朝廷的效率几乎陷入停滞。

第五,不批,万历对于大臣上奏的意见和建议常常只是“留中”,即不批示也不发下。奏章虽然堆积如山,但没有皇帝的批示,任何决定都无法推进,导致整个朝廷的运作陷入了瘫痪。

第六,不讲,即不参加经筵讲席。经筵是皇帝与学者讨论治国理政之道的重要场所,但万历对这些也完全不感兴趣,甚至连和文臣讨论国家大计的机会都不给。由于这些行为,万历时期的朝政陷入了极大的危机,政务停滞不前,国家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导致明朝在他死后仅存了24年便走向灭亡。

然而,与万历的懒政相比,朱元璋和雍正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之一。朱元璋从一无所有的农民到建立了强大的明朝,在整个过程中,他极度勤勉。每天都不断处理政务,审阅大量的奏章,甚至在洪武十八年,他在短短八天内批阅了1600多件奏章,处理了近3400件国事。他的辛勤工作可见一斑。

而雍正帝则是另一位典型的勤政皇帝。尽管他在位仅有13年,但他的勤勉程度堪称疯狂。每天几乎只睡4个小时,他批阅的奏章达到了30万件,留下了上千万字的批注。雍正在自己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坚持政务,每天都坚持与大臣议政,直到最后的那一刻。

朱元璋和雍正之所以能够如此勤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皇位来之不易。朱元璋历经长时间的战斗,摧毁了敌人,统一了中国;而雍正虽然没有经历朱元璋那样的生死考验,但他也曾在九子夺嫡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坚持到最后,直到45岁才最终坐上帝位。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朱元璋和雍正的经历就像是一个普通人通过不懈努力从困境中走出来,最终购买了一座价值上亿的豪华别墅。这座别墅不仅是他们付出努力的象征,也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所以,对于这种“别墅”,他们自然会毫不犹豫地进行维护与修缮。

而万历帝则不同。他从未经历过类似的磨难,权力对于他来说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因此,他对皇位的责任心也显得极为薄弱,导致了整个国家在他治下的衰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董卓是东汉末年历史中一个独特且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利用地方军阀力量进入朝廷,通过挟持天子来左右...
原创 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那便是“三英战吕布”。在这个故事中,刘备、关羽与张...
原创 蜀...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在三国的乱世中,群雄逐鹿,各自为政,而蜀汉的五虎上将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
三国马超:勇猛汉子的坎坷“打怪... 各位三国迷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三国里一位超猛的人物——马超。他就像游戏里那种初始装备就很厉害,但打怪...
原创 他... 《——·前言·——》 常言道:“投降者最为不可信,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三国时期,确实有一位恶名昭...
原创 三... “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三略》 提到三国历史,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那是一个英雄...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之一,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那个时期不仅涌现了众多武勇过人的将领,也涌...
原创 刘... 公元前180年,西汉的实际掌权者吕后去世后,周勃、陈平等功臣联手刘氏诸侯王,发动了诛吕行动,吕氏宗族...
原创 战... 战国时期,众所周知,最终秦国成功统一了六国。而在这个过程中,秦国的军事力量的确异常强大,但也使用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