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里,吕布被誉为三国时代的第一猛将,这个评价几乎没有什么争议。凭借三英战吕布以及与曹魏六大将单挑时全身而退的英勇事迹,他牢牢占据了这个“第一猛将”的位置。然而,历史上的“三国第一猛将”却并非吕布,真正有资格与他竞争的,只有曹魏的典韦和蜀汉的关羽,其他人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多次与张飞单挑,每次都占上风;与许褚的一次较量,也没有输过。一般的武将在吕布面前难以撑过几回合,譬如河内名将方悦,不到五合便被吕布一戟刺倒在地;上党大将穆顺,也在不到三合的时间内被吕布所杀;北海猛将武安国,也未能坚持十合便被吕布斩断手臂。除此之外,吕布杀过丁原,斩过董卓,辕门射戟的英勇事迹令他在战场上如神助,纪灵尽管不敌关羽,却能在吕布马前抵挡三十回合。这些战例无疑证明了吕布的强大。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吕布尽管如此勇猛,却始终得不到那些与他同场竞技的对手的尊重。
张飞常以“三姓家奴”来侮辱吕布,关羽在刘备面前屡次提起吕布,称他为“无义之人”,警告要小心防备;曹操也公开看不起吕布,认为吕布虽勇却缺乏智慧,不值得畏惧。甚至曹操的亲信许褚也曾表示,愿意带着五万精兵,将吕布斩首献给曹操。这番话的语气和态度,足见许褚对吕布的轻视。且许褚说这番话时,正是在与吕布交过手后,足见他对吕布毫不在意,心中根本不认为吕布能威胁到他。许褚确信自己凭借个人武力,一定能够轻松捉拿吕布。
那么,为什么张飞、关羽、许褚等顶级武将都如此轻视吕布呢?难道他们不懂得英雄惜英雄吗?毕竟,在那个时代,像吕布这样强大的武将实属难得。那么,他们为什么对吕布如此缺乏尊重?
我认为,许褚、张飞等人不尊重吕布,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吕布的武力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强大。从他与张飞、许褚等人多次单挑并未展现出压倒性优势来看,吕布并未在力量上压制其他顶级武将,三人之间的武力差距并不大。根据《罗版演义》的描述,吕布与张飞斗了数十回合,最终枪法散乱,而吕布精神仍旧充沛;吕布与许褚大战了二十回合,最终平分秋色。这表明,张飞的武力略逊于许褚,而许褚也不过是略逊于吕布,因此,三者之间的实力差距并不显著,彼此之间的轻视也便显得情理之中。
其次,吕布的人品并不好。史书中明确记载,吕布“见利忘恩,素无信义”,他曾两次背叛自己的主人,甚至杀害过前任主公。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在那个崇尚忠诚、信义的年代里,自然令他得不到别人的喜爱与尊敬。尤其是对于像张飞、许褚这样崇尚忠诚与义气的武将来说,吕布的行径注定了他们无法对他心存敬意。
第三,吕布虽然勇猛,却缺乏谋略。他的口碑并不好,而且作为一方的诸侯,他的缺点自然被无限放大。刘备、曹操及他们的谋士们普遍对吕布评价低,认为他只是一个“勇而无谋”的武将。张飞、许褚等人的看法也受到了这种普遍评价的影响,渐渐地,他们对吕布的轻视越来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吕布的缺点就像镁光灯下的焦点,暴露得无可避免,最终令所有竞争对手都产生了对他的不屑。
因此,基于这三点,许褚、张飞等人并没有给予吕布应有的尊重。虽然他们的武力或许略逊于吕布,但他们在人品、智慧等方面都远超吕布,因此他们自然不会把吕布当作值得尊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