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渊灭隋时,因他的死守差点前功尽弃,他投降后,为何封他高官
创始人
2025-09-10 11:31:20
0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六月十四日,李渊看到天下已是群雄逐鹿,局势不再容忍等待观望,他终于决定自立为大将军,正式起义。很快,他确定了进军的路线——直取大兴,开启了他的革命之路。

然而,李渊想要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首先必须除去一位强劲的敌人——镇守河东城的屈突通。

屈突通,长安人,其父屈突长卿曾是北周的刺史。屈突通的个性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有情义、有胆识、有谋略。

首先,屈突通非常有情义。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三月,他担任亲卫大都督,奉命前往陇西巡查隋朝直属的牧群。他在此行中秉公执法,查出两万多匹隐匿的马匹。隋文帝杨坚得知后,愤怒至极,命令处死太仆卿慕容悉达及一千五百多名管理官员。屈突通心疼这些人的生命,提出为他们求情:“人命至重,陛下何忍因马匹之事致千余人命丧?臣愿以死求情!”隋文帝怒视他并斥责,但屈突通坚持道:“我身如死,但求宽免这些人。”最终,隋文帝被屈突通的宽仁之心打动,决定放人一命。此事使得屈突通深得隋文帝的信任,并迅速升任右武侯车骑将军。

其次,屈突通还非常有胆识。在大业年间,他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公元613年,杨素之子杨玄感趁隋炀帝征高丽之际起义反隋。屈突通看穿杨玄感用兵不善,联合其他将领成功镇压了这场叛乱。因功,他被任命为左骁骑卫大将军。

最后,屈突通有极高的军事谋略。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刘迦论在延安起义自称“皇王”,号称十万大军。隋炀帝任命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负责平定这场叛乱。屈突通亲自带兵前往延安,但他巧妙地按兵不动,诱使刘迦论误以为隋军胆怯,随后宣布撤兵,实际却秘密调兵绕道。刘迦论误判形势,带领军队南下,结果屈突通夜袭成功,斩杀刘迦论并捕获万余叛军。

随着隋朝政治腐败加剧,革命势力如潮水般崛起,而隋军的士气低落,许多将领战死沙场。屈突通则一直慎重作战,几乎未尝败绩,因而获得“常胜将军”的美誉。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屈突通随代王杨侑驻守大兴,足见屈突通在杨广心中的重要地位。

当李渊发动起义后,杨广立即派屈突通前往河东城,目的非常明确——阻止李渊的大军进攻大兴。

屈突通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军事策略,成功应对了李渊的多次进攻。他巧妙利用河东城的天险,坚固的城墙易守难攻,再加上他训练有素的精兵,屡次击退李渊的进攻。尽管李渊屡次发动强攻,屈突通依然牢牢守住了城池,毫发无损,并且造成了隋军的重大损失。

面对持续的僵局,李渊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决定调整战略,分兵两路。一路由老弱病残组成,伪装成主力部队,在河东城下修筑营寨,制造虚假动静,以迷惑隋军;另一路则为主力部队,悄然沿河北进,通过梁山和龙门两地渡河,直逼大兴。

事实证明,李渊的这一计策非常成功。屈突通仍未意识到这一变动,直到李渊的主力军顺利进入关中并占领了隋朝的重要粮仓——永丰仓时,屈突通才意识到大势已去。此时,李渊的大军不仅粮草充足,而且吸引了大量贫苦百姓的支持。

随后,李渊再次分兵,一部分驻守潼关防止屈突通的反扑,另一部分则继续进军大兴。在潼关的防守中,刘文静稳扎稳打,而屈突通则不得不匆忙调兵北上,企图解救大兴。然而,刘文静凭借潼关这一战略要地,牢牢掌控了局势。

当李渊的大军如天神般降临大兴城,城内的守军已是寡不敌众,代王杨侑也因为恐惧而失去了抵抗能力。尽管刑部尚书卫文升和翊将军阴世师顽强守城,李渊最终通过强大的兵力突破了防线,成功攻占了大兴。

屈突通得知大兴陷落后,心情极度低落。他深知大兴已经无法挽回,只得退兵。为了支援洛阳,他将主力带回,但此时,刘文静和窦琮等人已经迅速攻占了潼关。

屈突通决定采取留守与撤退相结合的策略,但当他离开后,桑显和却选择了投降李渊,导致屈突通的士兵开始动摇。最终,屈突通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改变局势,心灰意冷之下,他决定投降。

刘文静使用了巧妙的招降策略,先是通过屈突通的家仆进行劝降,但屈突通拒绝听从,并将家仆处决。接着,刘文静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前来劝降,但屈突通将其视为敌人,毫不犹豫下令射杀。最后,刘文静将目光转向了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通过强烈的语言攻击引发了士兵的动摇,最终屈突通的军队几乎全军投降。

屈突通无奈之下,跪拜向李渊求饶,李渊宽容大度,不仅放他一命,还举行了盛大的接风宴,并封他为兵部尚书。屈突通从此成为李渊的亲信之一,证明了李渊宽广的胸怀与杰出的用人之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使得那个英雄辈出、群雄割据的三国时代被更多人所熟知。从桃园三结义到煮酒论英雄,...
原创 2...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建筑物,其背后的主人往往是身居高位和极为富有的人士。今天我们要揭...
原创 清... 1903年,位于北京街头的一家名为“庆那公司”的商铺悄然开张。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是当时享有盛名的铁帽子...
原创 从... 明清两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历来为后人所批评与非议。 在大明王朝建立初期,朱元璋便为国家制定了严苛的“海...
原创 秦... 关于秦始皇攻打匈奴的原因,史书上记载是因为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燕国的...
原创 此...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袁绍作为北方强大的诸侯之一,并非《三国演义》所描绘的那种愚笨之人。相...
原创 中... 在日本战国时期,有一位广为人知的武将——织田信长。除了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著称外,他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
原创 世... 世上最和平的分裂:一国分裂成两国,如今两国关系却非常亲密 这篇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符...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关羽更是其中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关羽的武力无疑是极为强大的,他...
原创 中... 根据史书记载,三苗与欢兜、共工、鲧共同被称为“四罪”,从帝尧时期起,中原华夏集团便开始了对三苗的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