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80年代日本的病态:不要脸就能发财,招聘的要给求职者塞红包
创始人
2025-09-10 04:32:29
0

“如果不劳而获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社会正走在错误的方向上。”这句话出自日本学者野口悠纪雄之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社会的风光一度达到一个极端的程度,繁荣的景象有时甚至带着病态的扭曲。

从某种角度看,只要你敢于放下尊严,伸手向别人索取,甚至一天能赚十万日元也不是什么难事。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那个时期的日本,求职都能成为一项高收入的职业。这种情形,想必让很多人难以置信。

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当时的背景。那时的日本,除了靠着国内的拼搏外,还大大受益于美国这个“干爹”的支持。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正深受贸易赤字之苦,政府查阅账本时震惊地发现,自己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竟然亏损了近千亿美元。那时的千亿,和如今的千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当时全球年GDP能突破千亿的国家还不到二十个。更令美国不快的是,其中有大约四成的赤字,居然流入了日本的口袋。

不过,日本可不是省油的灯。这个岛国在机遇面前展现了惊人的敏锐度。二战后,日本就一直在琢磨如何从美国那里榨取财富。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严重打击,经济增速迅速转为负增长,几乎一夜之间倒退到原点。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日本政府不仅没有沉沦,反而逆势而上,投巨资进行产业升级,成功将电子、电信、半导体等高端产业打造成了日本的经济支柱。危机非但没有摧毁日本,反而让它变得更强。

日本的崛起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连美国国民也开始讽刺自家政府的无能,认为日本通过从美国榨取利益,已经悄无声息地实现了一场“侵略”——几十年前,美国通过战争将日本变为殖民地,而如今,日本却借由经济手段反过来做到同样的事。这种局面让美国无法容忍,于是联合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家,给日本设下了一个陷阱。

1985年9月,这些国家的财政部门领导人齐聚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会议。美国提出要让美元有序贬值,从而压缩巨额贸易赤字,同时促使日元升值,这显然是将问题甩给其他国家的手段。日本方面却不认为这是坏事,反而视其为一次机会,认为日元升值将有助于提升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双方一拍即合,最终达成了著名的“广场协议”。

协议签订后,日本的经济进入了新的飞跃期。到了1987年,日本股市如火如荼地上涨。许多人在早晨买入股票,到傍晚就能看到账户上的数字暴涨。日本政府公开表示,这轮股市繁荣是日本复兴的象征,并且宣称“股票永远不会贬值”。股市的飙升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而政府也顺势炒高了房地产市场,鼓励民众进行地产投资。在短短两年间,东京的房价翻了一番,涨幅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在那段时间,投资似乎变成了稳赚不赔的事业。许多人即使没有足够的资金,也不惜透支信用卡,东借西借,用借来的钱购买房地产,再迅速转手出售,以此赚取差价。那些赚了大钱的人开始炫耀自己的财富,上班族下班回家时,懒得走路,直接挥舞着大把的现金拦出租车。曾经有一位高管,支付了几千日元的车费后,还给了司机10万日元的小费。

那时的日本人,似乎有着用不完的财富,钱多到没地方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全新的行业应运而生——“求职者”。人们钱多了,面子也开始重要。公司和企业也同样如此。经济蓬勃发展,让日本社会充满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异常迫切,各种公司拼命抢夺新的人才,当然,只要你愿意前来,应聘者都能被视为“人才”。

此时的日本职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招聘的公司像是孙子,求职者反而像是大爷,招聘方不得不讨好应聘者。面试官甚至会提前准备好红包,时不时给求职者塞上几千上万日元,以确保他们不会被竞争公司抢走。实力强的公司,提供的红包数额更大,甚至会非常夸张。

此外,为了吸引求职者,企业还常常给出各种高额补贴。例如,单单交通补贴,就能高达数百万甚至千万日元。有一家公司甚至提出,愿意提供年薪1亿日元的天价通勤补贴。为了抢夺年轻人,一些公司会提前发放补贴,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刚入职不久,就收到了足以让他们几年都不愁吃喝的大笔钱。于是,部分年轻人便立刻辞职,去享受这份“意外之财”。

这时候,很多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也加入了“求职者”的行列。他们通过伪造简历,伪装成年轻人,频繁地参加各种公司的面试,而他们并不期望获得工作,只是为了获取那笔诱人的红包和福利。仅仅通过几次面试,他们便能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完全不必担心温饱。于是,许多人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这种机会。

“成功属于不要脸的人”,这些人看似可笑,但在当时的日本,这种“钞票为王”的局面却成了社会的常态。可是,如文章开头所说,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不劳而获,社会也就变成了懒惰滋生的温床。当这一现象愈发严重,社会的病态也在不断加重。即便是眼前的繁荣,也终究无法持续太久。最终,日本为这一切付出了代价,代价是无法承受的惨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同路朋友——坦赞铁路采风绘画... 艺术家在坦桑尼亚采风 一条“长虹”跨越远方山水,一群建设者携手开拓通途,一片友谊之花在丛林绽放……...
原创 夏... 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以勇猛著称,曾多次击退强敌,比如吕布和关羽。那么如果他与赵云交手,结局会如何呢?很...
原创 赵... 五虎上将的名次通常并不是根据单纯的武功来排序的,而是受到了资历、声望以及地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
原创 春... 《韩非子·喻老》中记载道: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楚庄王熊旅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
原创 苏... 有朋友问我,苏联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一位重要的苏联政治人物,他的名字叫米高扬,大...
原创 日... 1937年,日本将南京作为进攻目标,主要原因是南京在当时被视为中国抗日的心脏。占领南京不仅能够有效削...
原创 美...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科技领域,都占据着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经济方面,...
来自世界最大木偶的“家乡请柬”...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四川南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舞台表演木偶——川北大木偶的家乡。11月22日,封面...
原创 董... 十八路诸侯联手讨伐董卓,群雄云集。 在这场战争中,众多历史人物如董卓、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吕...